陈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这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城乡融合理念更为明晰、步伐不断加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窗口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内涵
城乡融合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国进行了积极的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党的十八大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并列,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的战略性目标。这是首次把“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体现了新时代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2018年党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城乡关系进行了界定,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从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和乡村逐步走向融合,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不断取得突破。改革探索的背后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城乡关系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战略设计上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随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0%。继2012年达到52.57%(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后,201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这无疑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性节点。对照国际城镇化标准,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初步实现了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缩小态势。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更是转变城乡发展思路、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整体性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并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紧密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到2022年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为完善;到21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虽然我国已经具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还应清醒地看到,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有待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农业农村发展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新时代,要在正视城乡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激发产业兴旺原动力,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中居于首位。可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产业进一步融合。一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实现从粗放农业到现代集约农业的转变。要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高端、髙质、高效产业及其产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打造“三生协调、三产融合、三创联动”的现代都市农业,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发展的增值收益。二是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带头人在产业转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重用具备市场经济头脑、会管理、懂经营的农业带头人,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大力培植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把资金、人才、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资源要素带入乡村,推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是内生式振兴,要以农民为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释放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可以借鉴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经验做法,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地产地销”“以销定产”和“社区支持农业”等先进理念推进城乡互动、产销对接和工贸并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转型提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场效应”,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推动农业科技全方位进步,稳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业信息化覆盖率,使“互联网+”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提升农业物联网应用水平,全面推进智能设施农业建设,加快建设智能农业示范点。利用互联网高科技电商平台为各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户及时发布农产品信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农民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打造高素质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队伍。一是要加快引进乡村振兴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下乡当起“绿领”,成为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绿领”越来越多,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积极效应。农村“绿领”也成为像城市“白领”“金领”一样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些“绿领”留在乡村,成为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回流乡村,把乡村打造成为人才聚集地。要发挥乡情乡愁的纽带作用,实施乡土人才回归计划,加快引进人才,使他们参与到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文化素质的同步提高中来,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二是要加强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政府应找准教育短板,加强精准施策。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家讲座、手把手的职业技能教学活动,将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带到新农村。通过建立一套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及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技巧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加现代化的乡村规划、乡村风貌、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多元化培训内容,培养现代化农业的从业者和现代化农村的管理者。三是要开展农民“市民化培训”。随着农村逐渐走向现代化,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对村民进行“市民化培训”能够促进农民对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认识和接受。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讲座、组织集体观看视频、集体讨论等社区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深入了解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国家的相关政策、养老医疗保障措施、福利救助制度等,增加农民对城市化生活方式的熟悉度和认同感。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树立城乡融合发展“一盘棋”理念。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城乡发展规划,可以激发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城乡发展规划的一体化,可以保证城乡发展步调的一致性,能够持续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新理念。在制定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时,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遵循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增进城乡居民福祉的原则,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统筹城乡基本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及各类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的合理均衡配置。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的同时,突出乡村主导优势。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城乡共生共荣。二是着眼长远进行城乡规划,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在进行路网规划、农村商业网点、文化设施、金融设施、体育休闲设施建设时,把城乡规划一体化、均衡化以及长远化的原则贯彻始终。三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城乡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布等特点,根据生态安全、集约高效和凸显特色的原则,优化功能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空间紧凑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富有特色的特色小镇,切忌“千镇一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加快发展新市镇,探索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途径。完善新市镇与城镇型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生活圈功能,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在乡村的普惠共享。
涵养乡村振兴绿色新动能,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融合。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底色,要以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涵养乡村振兴绿色新动能,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一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产业美”和“生活美”共享,促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涵养乡村振兴新动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大力保护农村田园风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山水林田路村风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美丽乡村、市民向往之地、农民幸福家园。二是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农民践行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农村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墙报、QQ、微信等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将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措施宣传到位,切实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农民从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做起,摒弃炫耀攀比之风或长期陋习引起的畸形消费、铺张浪费。塑造乡村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引导农民自觉选择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绿色食品、低碳出行,培育新时代农民生态素养。三是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变废为宝。通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改善与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生活垃圾。加快垃圾回收处理、天然气装配、污水净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共建城乡融合精神家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一是要重视乡贤文化的建设,将其视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充分发挥乡贤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挖掘与利用乡贤资源,培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乡贤文化,激励向善向上的文明乡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涵育文明乡风、提振新农村精神面貌。以乡贤返乡带动资源返乡、影响力返乡、技术返乡、智力返乡、资金返乡,让乡贤真正成为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得力助手和中坚力量,并通过他们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通过传颂“古贤”、汇聚“今贤”、培育“新贤”,给乡贤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二是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建设主体。要充分尊重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权、选择权。政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大包大揽、搞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除鼓励农民参与规划村庄建设、管理村庄事务外,还要让他们参与监督、考核推进机制,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人翁”。三是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为乡村文化团体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不断完善农村体育场所、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打造集图书阅览、休闲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地方舞大赛、地方戏曲文艺演出、棋牌比赛、歌唱比赛等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既让农民农闲生活“闲而不闷”,又切实促进乡风、民风朝着健康、文明、时尚的方向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推动城乡发展体制的融合。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联通发展、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均衡发展。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基本服务普惠共享体制机制。政府和社会组织要秉承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高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逐步构建起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的城乡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二是健全与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安排等,有效保障农村居民利益的顺畅表达。建立与完善各级各类工会组织,充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发展“互联网+”益民服务,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通过“互联网+”益民服务的“乘法效应”,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更加便捷地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四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在制度设计及政策创新上寻求突破。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清理出去,并优先向“三农”领域配置发展资源。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农民收入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
(作者系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