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红
运河悠悠,淮水漾漾。走进满目苍翠的九月,从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分会场活动,到中国·淮安大运河铁人三项赛……古老的淮安大地好戏连台、全网关注,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行走在清晨的淮安城乡,书声琅琅、乐声悠扬;驻足于夜晚的市民广场,舞姿蹁跹、余音绕梁。走进淮安人的生活日常,时时处处都会发现有诗有歌有远方。文化已融入奋进的血脉,展现于崛起的细节,“美丽淮安”正在加快展示现实模样。
突出文化引领,形塑“美丽淮安”的肌理脉络
确立特色发展之路。淮安自秦时置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文脈悠远、底蕴深厚,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具有绿、水、文的良好底色和肌理。淮安市按照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美丽江苏建设的部署,坚持在版图中谋划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充分发挥禀赋优势,矢志当好江苏这个发展“快班”中的“特长生”。中共淮安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提出加快建设“四个淮安”(美丽淮安、开放淮安、创新淮安、幸福淮安)。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保护城市文化记忆、传承历史人文精神,是建设美丽淮安的重中之重。2020年8月28日,淮安市委召开美丽淮安建设座谈会,提出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申创国际湿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打造清新、自然、疏朗的城市气质和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特质,建设更具魅力、更加迷人的“美丽淮安”,争取成为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的明星城市。
优化区域空间形态。淮安市特别注重对多元人群的尊重和包容,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管控,用滨水蓝道、生态绿道、慢行步道、特色街道串联整合城市的山水资源、历史地段和当代公共建筑,形成独特魅力的城市特色空间体系,并赋予时代文化活力。淮安市五个县区、一半以上人口沿大运河而居。充分发挥大运河连线织网、融汇交流作用,编制大运河淮安段空间提升规划,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和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努力打造多元兼容的文化长廊、水绿相映的生态长廊、交流互鉴的旅游长廊。聚焦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坚持市域“一盘棋”“一张图”,挖掘运河文化、西游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品牌。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首提首推城市,淮安市率先发起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联盟、卫生健康联盟等,促进全流域文化互鉴、生态共保、经济并进,力求让淮安生态经济带发展更有质量、更富成效。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淮安市要求美丽淮安建设每一项任务都有项目,可见可感可触摸。创新举措,压实责任,推进由里而外、表里如一的美丽淮安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为魂,项目给力”。淮安市将文化建设任务列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与经济建设任务同步部署落实,逐一项目化具体化,细化分解到县区和市直部门,定期督查通报,年终对标对表进行考核。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经常性研究文化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定期组织专题调研和督导。为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聚焦体制创新这关键一招,探索“建管办+集团”模式,组建了全省首家集统筹规划、牵头协调、督查推进等职责为一体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市管一级企业淮安市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政府高效能整合资源,用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发挥好“两只手”功能,共同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
突出共建共享,构筑“美丽淮安”的颜值担当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淮安市强调保护城区、镇村的历史记忆,彰显城市风貌特色,传承地域人文精神,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作为新石器时期青莲岗文化发祥地,淮安一直是理想人居的代表,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为郡、州、路、府治所。现有各类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1600处,其中包括1处世界文化遗产,1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9个点),172处省、市级文保单位。这里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韩信、吴承恩等数十处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有2个遗产区、5处遗产点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区总面积达3970公顷,缓冲区面积达6289公顷,占整个大运河世界遗产的1/7。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文物保护条例,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数据库,以绣花功夫、工匠精神,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留住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地域环境等“基因”,塑造了里运河文化长廊、文庙新天地、河下古镇、马头古镇、龟山村等一大批标志性界面景观,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色,打造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培育公共文化空间。淮安市以群众文化权利谱系的拓展和保护为度量标准,围绕多元化文化需求,着力塑造城市乡村一体、贴近百姓生活、功能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空间。淮安市投入数十亿元,在主城区兴建了以文化“新三馆”、淮安大剧院、广播电视塔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文化设施。从关注“好看”到注重“好用”,创新建设以市花月季为元素的月季小筑城市文明微客厅,打造温馨好用的人性化空间。兴建了以中国漕运博物馆、吴鞠通中医馆、张纯如纪念馆等30余座文博场馆,形成了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群。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布局,县区综合性文化场馆、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加强对历史空间、现代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通过织补、连接等手法使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植入文创、休闲等多元功能,通过文化步道、特色街道、绿道、蓝道等串联整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空间体系,打造了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
开展全域文明创建。围绕发展更科学、社会更文明、环境更美丽、人民更满意的导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争当新时代淮安好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系列宣传,组织深化交通秩序、城市环境卫生、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等“七大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思想道德建设、政务环境提升等“十大工程”。将城市文明标准延伸至农村,出台《镇村文明创建“100条”(试行)》,推进乡村环境治理、秩序管理、移风易俗等工作,让城乡共同提升文明程度。制定《“门前五包”责任区工作制度》《创建现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城市公共空间“大清扫、大整洁、大冲洗”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问题最多最难、群众最急最盼、影响最大最深的事项。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坚持治标与治本、重点整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制定《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淮安市民文明行为“十不准”》,常态化组织开展“创建进万家·文明大走访”等活动,城乡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突出务实为民,描摹“美丽淮安”的诗和远方
组织精彩文化活动。只有让公共场所变得可体验,才能提升城市的归属感和吸引力。淮安市根据空间特色、人流密度、活动需求等,利用戏剧场馆、游园绿地、滨河廊道、市民广场、农村集市等,定期不定期组织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生活互動融合。“周恩来读书节”成为江苏省三大全民阅读品牌之一,大运河水上戏曲非遗项目展演成为有影响的文化品牌。连续四年举办百姓文化艺术节,设立市区、县城镇、社区三个层面100多个场地,开展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摄影、非遗、书法、美食等多项赛事,近500万人次参加。建立资源互通共享的图书馆总分馆制,组织图书漂流活动,“带一本书来,带一本书走”成为风靡淮安的“换书密码”。坚持文化赋能全面小康,将“十百千万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组织市、县区100个文化团队结对1000个基层文化服务站点,年均送公益性文化活动到基层1万场次以上。策应夜经济主题商业街区,建成大治路戏曲文化小院、大运河文化典籍馆等,打造一批文化休闲街区等网红打卡地。
彰显地域特色品牌。淮安市深入推进“文化菁英培养工程”,每两年举办一届吴承恩文学奖评选活动,设立专项资金分年度资助签约文艺精品创作项目,艺术创作持续繁荣,文化名家辈出,精品力作涌现。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为代表的一批戏剧家荣获中国戏剧表演终身成就奖、白玉兰奖、梅花奖等一系列国家级奖项。京剧《如姬》、淮海戏《秋月》、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散文集《虫虫》及其他书画作品等获得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开幕演出剧目、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兰亭奖”等众多奖项,数十个项目获国家和省艺术基金资助。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全球华语大赛覆盖全国以及25个国家和地区。赴欧洲、大洋洲等地开展以“母爱”等为主题的多个文化品牌活动。淮扬菜烹制技艺、淮海戏、金湖秧歌、云锦制造技艺等赴日韩、欧洲和港澳展示。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精彩上演。这场晚会将淮安这座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人面前,绿柳成荫、流光溢彩的大运河淮安段备受瞩目。今年端午节期间,淮安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在里运河组织了一场100多支队伍参赛的“全民”龙舟赛,民俗文化活动、体育和地方特产展示引领消费,“百姓参与”“百姓观赛”引爆全民健身热情,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硬核推介。
注重内生驱动发展。“美丽淮安”不仅要有静态之美,更要有动态之美。淮安市坚持“一个不能少”,追寻群众文化需求,将歌声送到社区,把银幕挂到田间,点燃了群众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火种,实现了由“群众看”到“群众演”,由政府“送文化”“种文化”到“群众主动去传播文化、种文化”的巨大转变。目耕缘读书会成立于2012年,会员已发展到数千人。每周推送一期电子刊物“微刊”,定期举办作家书友见面会、“淮响”好文章诵读会、百字荐书、创意征集等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全民阅读十佳社团”。淮安知行空间书店拥有图书1.5万种、8万余册,儿童馆拥有独立绘本室,生活美学馆定期开展手工课程,知行茶座动静相宜……每周组织“知行观影会”“诵读沙龙”,每月开展艺术、博物、美育、图画书阅读,月均客流达6万多人次,成为许多读者家和工作单位之外的“第三场所”,让全社会都深切地感受到“因为有了美丽淮安人,才会有了美丽淮安城”。
淮安,这片漂浮在水上的神奇土地,正用不懈的传承与追求,细腻生动地绘制“美丽淮安”的工笔画,淮安文化强市呼之欲出。
(作者系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