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潮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技工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百年大计,也是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发展技工教育,办好技工院校是党和政府交给人社部门的重要任务,是对人社部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检视。我们要把技工教育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之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之招,在目标上一以贯之,在措施上持续推进,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
聚焦培养什么人做“加法”。当前江苏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技工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技能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已有技术工人1300多万,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中坚力量,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435.1万,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有917人,长期领先于全国,拥有“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获得者宋彪等一大批领军人才,但是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比,江苏技能人才依然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来源减少等短板问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匹配度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顺势而为,主动应变,牢牢抓住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以编制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力量,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精准施策、叠加发力,有效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生源、经费、师资、校企合作等难题,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特别是引导更多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聚焦谁来培养人做“减法”。目前,江苏在办技工院校119所,在校生25.8万人,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毕业生就业率等多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此外,还有1519家职业培训机构。江苏职业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技工院校在教育模式、质量标准、治理方式等方面向最高标杆看齐、向最好水平学习。但是,全省技工院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同院校层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较为明显,部分地区的技工院校总体办学水平较低,普通技工学校总量较大,且水平参差不齐,办学模式趋同,专业设置相似,办学特色不明显。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技工院校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落实公布具有招生资质的技工院校和专业计划目录,规范招生资质、校外教学点、联合办学等制度。聚焦技工院校设立审批、专业设置、办学质量评估等关键环节,出台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督学、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民办培训学校管理、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设立等一系列办法规定,建立健全技工院校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强化外部评价监督。以省级重点技师学院为龙头,扶优汰劣,壮大优质技工教育资源,净化办学培训环境,高压整治违规办学,依法取缔“僵尸学校”,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聚焦为谁培养人做“乘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江苏技工教育中,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技工院校的基础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技工院校招生“冷”、就业“热”的矛盾一直存在,尤其是技工院校的经费投入普遍较少,发展后劲不足,毕业生社会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问题长期困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江苏从技工教育大省向技工教育强省迈进,必须多措并举释放技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对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出发,聚焦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等所需所盼,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一批校企发展共同体,为实现技能强省、技能强国目标提供坚实人力资源支撑。
聚焦怎样培养人做“除法”。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計、党之大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大力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认识束缚和体制机制壁垒,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盾,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提升与技工院校地位作用相匹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技工院校全部纳入当地中考招生平台实现同平台招生,推动高职与技师学院、中专与技工学校双挂牌互认。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精准实施以工代训、校企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举措,助力技能就业、技能创业。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牵引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畅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切实改善技术工人待遇,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创新上有平台、发展上受重用。充分释放职业培训的活力和潜力,积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增强技能人才有效供给,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大军。
(作者系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