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芳
摘 要:关中地区的唐代墓葬除了帝陵外,主要分为皇室墓和品官墓二元系统,从墓葬的地上以及地下结构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等级表现。唐代墓葬制度是唐代等级制度的反映,前期的“号墓为陵”等特制,其实也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遵循,是制度上张力的体现,而后期墓葬制度的松变,是唐代政治、经济衰变的必然反映。
关键词:唐代墓葬;等级制度;关中;皇室贵族;中上层官吏
1 唐墓的二元系统与等级
关中地区的唐代墓葬除帝陵外,主要分为皇室墓和品官墓二元系统,在每个系统内又依据墓葬的地上及地下结构两个方面划分若干等级。皇室墓系统可以分为仿皇帝及“号墓为陵”、太子或嫡公主墓、亲王墓三个等级;品官墓系统可以分为三品以上官员墓、五品以上官员墓、九品以上官员墓三个等级。其中品官墓系统主要讨论三品以上官员墓和五品以上官员墓两个等级,下层官吏的墓葬与平民墓葬差异不大,等级特征不明显,本文不再赘述。
1.1 二元系统划分的依据
皇室墓葬在唐代前期占据重要地位,数量多,等级高,形成了系统性的等级制度。皇室墓葬等级体现在地上结构、地下结构、随葬品、壁画等方面。由于皇室成员更接近权力核心,能够参与政权斗争,因而皇室成员墓对制度、等级的演绎更灵活、更丰富。官僚系统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发展演变能反映政治、经济的变化。
1.2 皇室系统与品官系统的区别
皇室成员(高级成员)墓的地下结构与同时期高级官僚墓基本相当,并无明显的差异。皇室系统墓葬与品官系统墓葬的主要区别是墓葬的地上结构,皇室系统墓葬的陵园一般有垣墙、阙、门等结构,封土多为覆斗形,墓前有石狮、石人、石柱等;品官系统的墓葬大多无陵园,封土呈山形锥状,墓前石刻多为石虎、石羊、石人等。
2 皇室系统的等级及表现
2.1 仿皇陵及“号墓为陵”
2.1.1 仿皇陵
仿皇帝陵,或被称为准黄陵,目前仅有1例,是唐睿宗李旦长子李宪的墓,这座陵墓即唐惠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惠陵地表除留有一覆斗形封土外,仅存一件残石华表和一件残石马。地上部分有内外双重垣墙,四角有角阙,内垣开南北两门,门外置土阙一对。有献殿、下宫遗址。石刻主要有石狮、石人、石马、朱雀、翼马、石柱等。进入墓室的墓道长19米,为斜坡形。墓室为正方形,全长59米,有7个天井,墓室为穹隆顶。墓室西部置石椁,墓道、过间、天井、通道及墓室均有壁画,石椁上亦雕刻有精美的线画。该墓早年虽多次被盗,但仍出土了彩陶俑、银饰、玉器、铜马器、铁器、残瓷器和陶器等大量随葬品,根据出土的哀册残片,判定此墓为让皇帝李宪和恭皇后的合葬墓。墓园的建筑虽也有阙台、神道、石刻、门阙、围墙及角楼,但规格明显低于帝陵,由此可知该墓在墓主死前便已修筑,死后虽被追谥为“让皇帝”,也只是地面建筑参照了帝陵的陵园建制,地下部分并无改动。
2.1.2 “号墓为陵”—懿德太子、永泰公主
懿德太子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名叫李重润。懿德太子墓是乾陵的陪葬墓,其位于乾县乾陵东南的韩家堡北。该墓地表有双层封土,呈覆斗形。陵园四角各有一夯土堆,南面有土阙一对。阙南有石狮一对,石人两对(今一对只残留底座),石华表一对(已残,倒塌后埋入土中),周围设围墙。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葬具置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椁,外壁雕饰头戴凤冠的女官线刻图,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该墓已遭盗掘,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册、俑、三彩器和鎏金铜马饰等。
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墓园呈长方形,四角有角阙,南门有门阙一对。覆斗形封土,边长56米,高14米。石刻有石狮、石人、石柱等。該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双砖室墓,总长87.5米,有4个天井。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仕女人物画。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
2.1.3 仿皇陵、“号墓为陵”墓葬等级特征
仿皇帝陵和号墓为陵的墓葬封土皆为覆斗形,直径超过50米;陵园一般为双重墓园(除永泰公主),有四角阙、二门阙。石刻一般为石狮子一对、石人一对、石柱一对。地下部分一般为单砖室墓或双砖室墓,规格一般很大,多为7个天井,葬具一般为石椁。
2.2 太子、嫡公主墓
2.2.1 章怀太子墓
章怀太子名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章怀太子墓位于陕西乾县,距乾陵东南约3千米处,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其墓封土为覆斗形,封土堆南约50米尚有残存的一对土阙,土阙南面有并列的一对石羊。四周原有围墙,西、东、东北三面的墙角仍残留于地面,整个墓区约占地26000平方米。地下部分为斜坡式墓道,有4个过洞、3个天井、3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葬具位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橔,雕饰男女侍从线刻图像。墓中壁画保存完好,共50多组,富有生活气息。该墓已遭盗掘,出土遗物600余件,其中有大型的文吏和武士俑,以及驼、马、镇墓兽等唐三彩精品。
2.2.2 新城公主墓
唐新城长公主墓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之一,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村北。地面夯筑封土呈覆斗形,封土堆南北两方各有一排4个并列的土阙,分别为四个角阙和南、北各两个门阙,当地群众因而形象地称其为“八抬桥墓”。地面石刻有墓碑、石人、石虎、石羊、石柱等。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单砖室墓,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组成,有石门框、石棺床。
2.2.3 太子、嫡出公主墓的等级特征
太子、嫡公主这一等级墓葬的墓园一般为单墙垣或双墙垣,阙门1~2个,角阙4个;有覆斗形封土,封土直径多为30~40米;一般无献殿、无下宫;石刻多为石狮一对、石人一对、石柱一对。地下部分一般为斜坡墓道、天井、小龛及单或双砖室墓;墓室规模宏大,一般在50米以上,天井数量多为4~5个,葬具多为石椁。
2.3 亲王墓
2.3.1 李寿墓(淮安靖王)
李寿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是唐高祖李渊献陵的陪葬墓。李寿墓为夯土堆圆锥形封土(现已夷为平地),有长斜坡墓道、5个天井、装石门的甬道和墓室。石椁是罩护在棺外的一层葬具,体积硕大。李寿石椁由身、顶、底三部分组成,共28块青石。与唐代其他石椁相比,李寿石椁外形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正面多了一扇双开门格式小门,门上刻着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传说中的四神。
2.3.2 李仁(成王)墓
成王李仁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吴王李恪的嫡长子。李仁墓的地上结构不明,地下结构为长斜坡墓道,是多天井双砖室墓,有5个天井,墓葬中有石门。
2.3.3 亲王墓的等级特征
亲王墓一般为圆锥形的封土,地面石刻有石羊、石虎、石人等,未见石狮。地下结构多为单砖室墓或双砖室墓,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墓道长度一般为40~50米,有5个天井,墓中有石门、石椁等。
3 中高级品官墓的等级表现
3.1 高级官吏等级表现
3.1.1 张士贵墓(从一品)
张士贵墓位于礼泉县烟霞公社马寨村西南约300米处,是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之一。该墓在地面上留有高约9.1米、直径约20米的封土堆。张士贵墓由墓室、角道和墓道三部分组成,长斜坡墓道,为多天井单砖室墓,有5个天井及石门、石棺床。
3.1.2 尉迟敬德墓(正一品)
尉迟敬德墓位于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街道北边,是昭陵的陪葬墓之一,封土呈尖锥状,全经夯筑。有尉迟敬德石碑(神道碑)一通,碑首六螭,是昭陵陵园中最大的碑石之一。墓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构成,在第三过洞和前甬道两壁共有4个小龛。墓道呈斜坡形,过洞中有4个拱顶土洞,天井4个。甬道分前后两部分:前甬道在第四天井北至前室南口,甬道南端有石门一道;后甬道在前后墓室之间,呈梯形。墓室分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平面略呈方形,南北两壁正中劵有门洞;后室结构与前室同,均为穹窿顶。前后甬道和墓室均为砖砌,地铺方砖,后墓室有正方形的石棺床一台。
3.1.3 高级官吏的墓葬等级特征
高级官吏主要指一品到三品官员,他们的墓葬一般有圆锥形封土或山形封土,高8~10米,石刻有石人、石虎、石羊等。墓室一般为单砖室墓、双砖室墓、土洞墓,唐代前期多为斜坡墓道,规模很大,天井数量为3~5个,以4个居多,后期出现了竖井墓道,墓室规模大为缩减。
3.2 中级官吏等级表现
3.2.1 董务忠(从五品)墓
董务忠墓位于临渔县斜口乡以西地窑村的东侧,北距西临公路1千米左右,这里是骊山北麓开阔的平原地带。墓为南北向,由墓道、甬道及墓室组成,整个墓道有天井、过洞各5个。棺椁置于棺床上,原为一椁二棺,均已朽。
3.2.2 刘睿(从四品)墓
刘睿墓位于乾陵陪葬区内,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天井单砖室墓,有3个天井,每个天井下东、西两壁各设一小龛。甬道在墓道北,用砖砌成,砖劵顶。墓室四壁向外凸出弧线,攒尖顶墓室,西侧有砖砌棺床。
3.2.3 中级官吏的墓葬等级特征
中级官吏主要指五品以上的官吏,这部分官吏的墓葬一般以长斜坡墓道土洞单室墓为主流,有少量单砖室墓,天井主要以3个为主,除唐遂州司马董务忠墓外,皆未发现石构件。
4 结语
关中地区的唐代墓葬除了帝陵外,主要分为皇室墓和品官墓二元系统,从墓葬等级来看唐墓大体可以分为五个等级,而亲王墓与高级官吏墓内容接近,区别不大。每个等级在表现内容上都有区别,能贯穿整个等级体系的是长斜坡多天井墓的天井数量,唐墓的五个等级天井的数量分别为7个、5个、5个、4个、3个。相对于地下结构来说,地上结构对墓葬等级的反映更为系统和准确(天井正是地上、地下结构的结合点)。永泰公主墓虽因“号墓为陵”,地下规模宏大,但地上结构与太子、嫡长公主级别的墓并无差别。懿德太子墓和让皇帝李宪墓也因有双重墙垣的墓园才略显身份较高,李宪墓的石刻略有超出,但皆与帝陵差距较大,体现出皇权至上。
唐代墓葬制度是唐代等级制度的反映,同时它上承隋制,又有创新,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前期的“号墓为陵”等特制,其实也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遵循,是制度上张力的体现,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后期墓葬制度的松变,是唐代政治、经济衰变的必然反映。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张博,田有钱,等.唐睿宗桥陵陵园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1(1):11-23,91,118-121,123.
[2]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26-32,70-71,75-76.
[3]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4(1):7-33,58-63.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唐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3):3-29,31-38.
[5]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唐李寿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9):71-88,61,96,99.
[6]王玉清.陕西礼泉唐张士贵墓[J].考古,1978(3):168-178,224-228
[7]呼延塘菱.唐尉迟敬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5):20-25.
[8]程学华,程蕊萍.唐遂州司马董务忠墓清理简报[J].文博,1996(2):86-96,113.
◆资讯◆
故宫推出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
9月22日至12月20日,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明代御窑瓷器”系列对比展之“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展出。
景德镇是闻名于世的瓷都,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开始,朝廷即在景德镇珠山设陶厂(明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清代更名为“御窑厂”),源源不断地为宫廷烧造大量品类丰富、质量精湛的瓷器。而烧窑所产生的残次品,则被打碎后掩埋在御器厂内,长期不为世人所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先后发现明代洪武至万历朝御窑瓷器落选品、废品和部分窑炉遗迹,经过抢救性发掘,获得数以吨计的御用瓷器残片和窑具标本,黏合复原出1400多件明代御窑瓷器。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介绍,本次展览以“御瓷新见”为切入点,将一些新发现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复件和残片标本,配以精心挑选的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明代御窑瓷器予以展示,以期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窑瓷器生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为观众提供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瓷器品种和欣赏标准器的机会。展览分红蓝相映—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瓷,五光十色—颜色釉瓷,色彩缤纷—各种彩瓷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和标本合计196件(套)。其中明代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永乐朝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残)、永乐朝釉里红花卉纹笔盒(修复)、青花镂空钱纹大绣墩(修复)、祭蓝釉刻画应龙纹缸(修复)等,均属首次展出或修复后首次公开展出。(来源: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