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记忆,记忆的行走:旅游中体验与地方认同

2020-12-07 06:16袁振杰马凌
旅游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者景观记忆

袁振杰 马凌

“(我)没有很多的旅行体验,但好歹每次的旅行记忆都可以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旅行体验也没有办法说好不好,再不好的记忆在多年后回想起来,都会是美好的。”

——难忘的旅行记忆,幕喏,2019,简书

当前,旅游体验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体验(experience)作为旅游者与旅游地交互过程中最直接的具身性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理解旅游人地关系、地方场域和旅游认同的关键要素12。沿此线索,越来越多学者从行为和情感等理论视角,运用时空轨迹、流动大数据以及心理学模型等工具對旅游者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全方位旅游活动和体验展开丰富的研究3。在旅游体验的众多构成中,旅游记忆是独特、重要但尚未被国内旅游文献充分挖掘的要素。

“记忆”一词源自心理学,是人类感知、认知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其作为构成和催生人类情感的关键要素,贯穿了塑造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4。由于记忆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记忆受到了来自心理学之外的多学科关注和研究。不少地理和旅游学者开始积极推介西方记忆研究和记忆地理的理论和实证经验。记忆,尤其是带有强烈集体特性的社会文化记忆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地理学认为记忆是构成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核心,同时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空间属性,与历史和地方相连接。学者提出“记忆场域”(lieux de mémoire)的概念,关注记忆如何成为塑造生活、空间与地方的强大力量5。学者意识到记忆不仅是一个“稳态”的产物,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记忆活动的发生串联了事件、物质、身体和符号意义的生产,建构并赋予了记忆场域丰富的象征意涵。同时,记忆可能是一个大规模集体共享的现象,同时也可能是基于个人、家庭以及其他小规模群体的心理产物和过程。因此,记忆场域不仅仅是承载“大事件”的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如柏林墙、越战纪念碑和时代广场等承载宏大叙事的旅游地),还包括人们微观日常实践中的个人记忆与情感展演(如街心公园、茶室和咖啡馆等)。记忆之于体验的重要性,肯定了旅游记忆在理解旅游体验和旅游人地关系中的关键地位。我们认为,记忆既塑造了旅游景观,又是行动者旅游体验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和串联了旅游地与旅游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在构建旅游认同上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旅游记忆是塑造和解读旅游景观符号意义的关键。无论是集体记忆,还是个人记忆,记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与时间、空间的密不可分,并直接作用于人们对于景观、空间、场所以及地方意义的感知和认同。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一般来说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它的客观物理属性;另一种则是它的符号和文化属性。作为符号的景观,有着被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特征。而对于景观意义的解读则往往来源于景观作为一个文本被社会文化记忆所塑造的过程。文本意义的解读取决于其社会文化语境,因此产生了“记忆政治”的问题。在解释学的方法中,这个语境既包括当下的语境,也包括历史的语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语境在改变,文本的意义也在改变。景观作为文本的载体,本质上也体现了社会变迁之下的地方景观意义的动态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案例之一是博物馆6,比如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原貌馆,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下南洋的华人如何在一个陌生的新世界生存和艰难生活的过程。通过景观和解说呈现出来的记忆给予了游客对于一个地方及其曾经和现在生活在这片地方上的人的深刻理解和文化交流。但博物馆对于“记忆”的选择性使用和再现,也会触发不同行动者之间的文化政治和协商问题。比如澳大利亚社会曾对澳大利亚人博物馆(Australian Museum)所展示的土著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其所经历的殖民历史有较大的争议,土著社会、土著文化精英以及白人社会之间对于殖民历史的记忆和再现存在分歧。

再之,旅游记忆是建构旅游认同的重要环节。旅游认同本质上是游客对“自我与地方”关系的认同和连接。认同一词在英文中对应identity,也对应identify。前者指的是同一和归属,后者指的是认同的过程。记忆对人与地方关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联结作用。而承载着集体或个人记忆的景观会直接促进人与地方关系的建立,进而建立人对地方的认同。景观作为一种文本或文脉,往往可以帮助游客进入一个地方的历史演进过程,突破当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进入更广的对于地方的文化和发展过程的理解之中。比如,近年来基于老街区更新的文旅融合综合体建设项目中,不少都被冠予“城市记忆工程”的名称,并以“恢复城市记忆”“再现城市生活”“打造城市灵魂”和“传承地方文化”作为主要的理念。因此,地方或城市记忆在当今往往被视作为一种集体的文化资本,通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城市改造和更新,重新被解译和空间化,并在新的空间中获得了展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表现记忆的形式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同,但其核心的记忆符号往往可以得以保留,也成为建构地方认同的重要途径。比如北京798实现从旧有的生产景观向艺术景观转变,在新的艺术景观中,关于工业生产和集体生活的记忆通过建筑和器物的保留和翻新得以延续,造就对城市历史记忆的保育。

此外,旅游记忆是理解不同旅游行动者角色、参与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文本。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记忆源自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从萌意、旅游信息收集和处理、旅游决策到旅游实践。在不同环节的经历都会产生不同的记忆,因此,旅游记忆覆盖时间长、信息量大,同时也是旅游者对于旅游全过程的一次自我回顾与“反思”。旅游记忆本身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体验在经过大脑信息处理后的“再现”,经历复杂、模糊和感性信息自动筛选、过滤和关键信息点再确认的步骤,是一个旅游全要素的个体化提取和强化过程,构成了旅游认同的具体内涵。因此,针对旅游记忆的研究有助于快速且准确提取旅游者作为第一人称的体验变化,也有利于认识旅游认同建构的过程和本质。当前学者对于游客日记(游记)、微博文本、照片、视频以及第三方平台评价等关注,本质上是通过对于旅游者记忆的提取和解读,来重现和描绘其与旅游地之间的互动。此外,记忆对于理解旅游行动者旅游认同在时间轴线上的动态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虽然旅游记忆在内容上更多呈现的是“过去”,然而记忆作为旅游活动的衍生和延续,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旅游记忆一方面是对于已有旅游行为和体验的自我总结,另一方面影响未来的旅游决策和实践。并且,不同的旅游者面向同一个旅游目的地会有差异化的旅游记忆。如家庭度假旅游中,成年人与儿童由于旅游需求和兴趣的差异,其旅游记忆往往会有偏差。因此,开展旅游记忆的研究,强化对于旅游者旅游记忆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是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管理者推动旅游产品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面向未来,旅游学者和管理者如何在大旅游系统中,面向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引导其形成和强化相关旅游记忆,由此赋予其正向的体验和积极旅游认同,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重视和应用探索。

(第一作者系该中心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收稿日期:2020-10-03)

猜你喜欢
旅游者景观记忆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记忆中的他们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记忆翻新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