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石器时代是文明时代的前夜,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为研究我国史前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珠江流域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意义。古椰贝丘遗址的发现,在考古学编年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晚期到早商以前这一阶段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的空白,对于探讨西江、北江、东江古文化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完善本地区古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代表该地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文明时代的前夜,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在考古学上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考古出土的陶器、青铜、铁器、玉器、炭化纺织品残片和水稻硅质体等文化遗存表明,古人的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业等相当发达,后期已进入了文明。据《史记·皇帝本纪》记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大抵都是中原的记载。西方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考古学家们把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史前时期称为“新石器时代”。随着20世纪我国考古工作的开展,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被誉为“满天星斗”式的各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从距今4000年时结束。
二、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性
黄河、长江、西江作为中国的三大河流,自古就是我国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国的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发展便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地处中原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数量和出土遗存物比较集中和丰富,整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清晰明了,代表文化有早期(距今约10000—8000年)的磁山文化、斐李岗文化;中期(距今约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的龙山文化。
横亘东西的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极其发达,代表文化有早期(距今约10000—8000年)的彭头山文化,中期(距今约7000—5500年)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的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
岭南的珠江流域考古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不断被发现,迄今亦有了自己的文化发展演进序列,代表文化遗址有早期(距今约10000—8000年)的独石仔洞穴遗址;中期(距今约7000—5500年)的咸头岭遗址: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的古椰贝丘遗址、蚝岗贝丘遗址、石峡遗址、宝镜湾遗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共分7批公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296处,其中的古文化遗址有1021处,而其中属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为318处,属于黄河流域的有127处,长江流域的有27处,珠江流域广东省所属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仅5处,分别是:阳江市阳春县的独石仔洞穴遗址、佛山市高明区的古椰贝丘遗址、东莞市的蚝岗贝丘遗址、韶关市曲江县的石峡遗址、珠海市的宝镜湾遗址。由此可见,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这些遗址涵盖的信息证实珠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期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对于研究我国史前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三大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
(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据现有的发掘资料,黄河流域是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新石器革命在这个地区发生的时间较早,发展的进程也较快,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也比其他地区丰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以上游、中游、下游作为划分区域,其进程和文化面貌也不尽相同,其中黄河中下游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不仅进程较早,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发展的序列也最清楚,对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1.磁山文化
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火候较低,质地粗糙,器表多素面,采用泥条盘筑法,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椭圆形陶壶、靴形支架、盂、钵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组成的陶器群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
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主要器形有磨盘、磨棒、斧、铲、凿、锛、镰等,其中用于粮食加工的磨盘和磨棒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骨玉木器:有铲、针、笄、镞、鱼镖、梭、锥、匕、饰等。
动植物遗存:植物有粟、榛子、胡桃、小叶松等。出土动物骨骼包括兽类、鸟类、龟鳖类、鱼类、蚌类等 5大类、23种。家畜家禽有犬、猪和鸡。粟、家鸡和核桃三大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磁山因此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把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近8000年,填补了仰韶文化植粟的空白。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经济形态: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采集。
2.仰韶文化
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見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
骨玉木器: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做工精致。
动植物遗存: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骼,羊比较少。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经济形态: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3.龙山文化
陶器:以黑陶为主,最有代表性的是蛋壳黑陶,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故称龙山文化为“黑陶文化”。
石器:多为磨制石器,刃部锋利,制作精致,有石斧、石铲、石刀、砺石、石钵、石凿、石镰、石矛等。
骨玉木器:出现骨刻文,兽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
动植物遗存:出土炭化稻米、木桩以及各类动植物标本。
社会形态:父系氏族社会。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
(二)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1.彭头山文化
陶器:比较原始,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胎泥中夹有炭屑,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饰粗乱的绳纹。
石器:多为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燧石器。
骨玉木器:数量和种类十分稀少,造型简单,制作加工粗糙原始,骨器有小型和大型斜刃锥形器;木器有钻、杵、耒等。
动植物遗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家畜遗存较少,仅出土水牛头骨。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经济形态:以采集、渔猎为主,兼有水稻种植与家畜饲养。
2.河姆渡文化
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手工制,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饰绳纹、刻划纹。
石器:数量和种类不多,生产工具有斧、锛、凿三种,器形较小,磨制不精,留有不少打击和琢制的痕迹。
骨玉木器: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以骨耜最具特色;木器有8件柄叶连体木桨,采用整块木料加工制作而成,柄部为圆形,桨叶呈柳叶形。
动植物遗存: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此外还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菌米、藻类等植物遗存。
社会形态: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的时期。
经济形态: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3.大溪文化
陶器: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盛行圆 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主要器形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等。
石器:以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最具特色,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和穿孔石铲、石矛、石环形饰等。
骨玉木器:骨矛和带规律刻划痕的骨镞。
动植物遗存:多有鱼骨渣和兽骨,包括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以及野猪、鹿、虎、豹、犀、象等的遗骸;发现有稻壳印痕,经鉴定为粳稻。
社会形态:父系氏族社会。
经济形态: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采集等辅助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4.屈家岭文化
陶器:以泥制为主,陶色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多素面,纹饰有弦纹、篮纹、瓦楞纹及镂空装饰,器形有罐形鼎、高领罐、高圈足杯、薄胎杯、壶形器等。
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已相当高,主要为生产工具,器形有斧、铲、锛、凿、镰、箭头等。
骨玉木器:发现完整的木桨和推柳结构的木部件。
动植物遗存:发现有猪、狗等家畜的骨骸;在遗址的房屋红烧土中发现稻壳的印痕,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与现代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稻种相近。
社会形态:父系氏族社会。
经济形态: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
5.良渚文化
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骨玉木器: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相当精美。
动植物遗存:发现了稻谷和稻米的遗迹,另有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两角菱、毛桃核、酸枣核等植物遗物。
社会形态:父系氏族社会,社会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
经济形态:从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
(三)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1.独石仔洞穴遗址
出土石器、骨器和动物骨化石等1400多件;发现旧石器晚期的“智人”牙齿一颗;大量人类食后所遗弃的螺蚌壳和动物烧骨化石。
2.咸头岭遗址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主要器类包括釜、碗、支脚和器座;泥质陶多为白陶和彩陶,还有少量的磨光黑陶,器类有罐、杯、盘、豆、钵等,主要纹饰有绳纹、戳印纹、贝印纹、刻划纹、镂孔、雷纹、菱格纹、曲折纹、重圈纹和方格纹等。
石器:有锛、饼形器、凹石、杵、锤、拍、凿、砧、砺石等。
经济形态:渔猎为主,采集和狩猎为辅。
3.蚝岗贝丘遗址
陶器:有夾砂褐陶釜、罐、器座、泥质灰陶罐、圈足盘、钵和彩陶圈足盘,饰着细绳纹、刻画纹和镂孔。
石器:出土数量较大,种类包括尖状器、砸击器、砺石、石拍、网坠、锛、斧等,又以用于开蚝的尖状器和砸击器最多。
骨玉木器:骨器有骨铲、骨锥、骨针等;蚌器有穿孔蚝壳等。
动植物遗存:有大量的鱼骨和堆之如山的蚝壳。
社会形态:社会已出现出贫富分化和特殊阶层。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和采集。
4.石峡遗址
陶器:三足器、圈足器发达,有少量曲尺纹、漩涡纹几何印纹陶,少数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征。
骨玉木器:出土琮、瑗、璧等贵重墓葬玉器。
动植物遗存:发现较丰富的粳、籼稻遗存,稻作农业发展程度较高。
社会形态:社会已出现出贫富分化和特殊阶层。
经济形态:渔猎为主,辅以采集。
从中国三大流域的新石器时期各自的代表遗址文化及发掘的文物遗存,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既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同时又体现出我国文化文明发展的一脉相承。
四、古椰贝丘遗址出土遗物及其价值和意义
古椰贝丘遗址是广东佛山唯一一处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时器时代古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800—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遗存。
(一)文化遗物
陶器:人工制品中以陶器为主,多为夹砂陶,器形以釜为主。泥质陶则多为圈足盘、钵等。其中在第七文化层出土了带腰沿的陶器,这在我国马家浜遗址中也有所发现。
石器:出土数量较多,器型主要有斧、凿、锛等,出土石器与西樵山石器有很多相同点。由于古椰遗址层位关系清楚,有陶器共生,为西樵山石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骨贝蚌器:遗址还发现了少量的骨蚌器,如骨簪、玦、凿、蚌玦等小型工具和饰品,可见当时的人生活水平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有更多的精力发展精神上的需求。
木器:除发现大量石器外,人工制品中还首次发现了一定数量有加工和使用痕迹的木质工具,填补了广东史前考古的一项空白。
(二)自然遗物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目前已经甄别出20种以上的植物种子,可辨认的植物种子有水松、木荷、烟斗柯、杏叶柯、榕树、橄榄、南酸枣、撑篙竹、野生稻等隶属于8个不同科的9种植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橄榄,其次为南酸枣、烟斗柯和杏叶柯四种。最重要的是出土了近40粒稻谷,大多没有碳化,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史前遗址中是首次发现,为研究本地区和岭南农业起源提供了新资料。动物遗存方面,可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水生动物有龟、鳖类和硬骨鱼类,其中鲇鱼科和鲈鱼科等少量种属可辨;陆生动物有野猪、鹿、牛、狗和亚洲象等。这些动植物遗存为揭示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食物的来源、结构,经济的多样性和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广东史前的考古编年学以彩陶和细绳纹为代表的6000—5000年新石器晚期早段的东莞蚝岗遗址、深圳咸头岭遗址等,以几何印纹陶为代表的4000—3500年的东莞村头村遗址、西樵百西鱿鱼岗遗址等,这几个阶段的文化脉络都很清楚,唯独5000—4000年阶段尚不明确,古椰遗址的发掘,恰好在考古学编年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晚期到早商以前这一阶段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的空白,对于探讨西江、北江、东江古文化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完善本地区古文化谱系有重要意义,代表该地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而从遗址发现的大量史前动植物遗存,为研究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史前人类食物的来源、结构,经济的多样性和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科研资料。遗址中发现的一定数量有加工和使用痕迹的木质工具,也填补了广东史前考古的一项空白。
参考文献:
[1]崔勇.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7(1).
作者简介:谢洁清(1981-),女,汉族,广东佛山高明,文博馆员,广东教育学院,本科,办公室、展览陈列、文物库房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