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茵 何美娟 肖为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瑰宝,在经济大环境及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非遗开始面临着人才缺失、经费缺少、市场缺乏等困境。在社会导向视角下,以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为例,通过探究其线性发展路径及态势,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维角度探讨其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得出非遗传承在原生内核、建设路径、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创造性、创新性、凝聚性的特点,继而推动国内非遗的传承发展,有助于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非遗;社会导向;弦板腔;多维创新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1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0566032);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CXXL2019032)。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直观、恒久、稳固的样板与例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变异性和脆弱性注定了其无法一直稳态地传承发展。结合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更新非遗保护理念,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非遗的机遇与挑战,总结非遗传承与发展中的方法规律,找到非遗在社会变迁中正确的时代定位,融合非遗文化核心和时代内涵,立足我国当前非遗保护政策环境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现象,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建设性非遗保护意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非遗保护理论体系尤为重要。
一、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的线性发展脉络
弦板腔因其表演工具而得名,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一带的民间小调,属于西路皮影的唱腔分支。该剧种起源于民间“隔帘说书”,经过多次改革成立专门剧团,直至21世纪初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弦板腔的原有机制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新兴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弱势化和边缘化,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一)弦板腔的前世今生
据《乾县县志》记载,弦板腔大约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曾与“道情”同台,而后逐渐演变成独台演唱,盛行于雍正至嘉庆年间。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指导搭建了“灯塔剧社”,即“乾县人民剧团”的前身。20世纪60年代剧团改名为“乾县第二剧团”,进行第一次弦板腔变革。经“文革”的挫折后剧团分为第一剧团和第二剧团。由于电影、电视等新兴戏剧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剧团陷入瘫痪,直至2018年乾县弦板腔剧团正式挂牌成立。在智能媒体的迅速崛起下新兴公共娱乐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而弦板腔的发展每况愈下。
艺术常常是时代精神的敏锐导体、文明变迁的内在动力,艺术风格类型的变迁往往对应甚至先行启示着文化文明的变迁。[1]弦板腔起于民间,是群众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公共文化,历经世代传承后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地位。宋时戏剧发展昌盛,弦板腔在如此意蕴丰厚的环境下应运而生,是体现劳动人民创造力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民间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其田园牧歌式的特色和民歌韵味兼融北剧的豪迈悲壮和南戏的委婉清亮,相较于东路皮影,弦板腔更多地取材于通俗历史演义,表现英雄豪杰等武打情节,深受民众喜爱。从《桃园结义》《紫金簪》《十三姐妹闯三关》等剧目可以看出,人们以弦板腔的形式表达一种心理认同,表现出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蕴含着弃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而被广泛认可的弦板腔是民众表达理想信念、自我意识的文化载体。直至2006年,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二)弦板腔的发展困境
文化生态环境的剧变会导致部分非遗面临失去生存土壤的困境。这种依托人为传承及实践活动的“活态文化”一旦无法迎合市场,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失去传承下去的驱动力。弦板腔是曾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经济回报的地方优秀剧种,但如今也不可避免地落入萧条。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弱化、断裂、失活等困境,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失人才
文化体制改革后不合理的退休机制,导致许多正值黄金年段的弦板腔演员“被退休”。曾作为群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弦板腔影响力减弱,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其文化荣誉感、文化自信下降,随着戏曲艺人年岁增长,后辈学戏热度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缺少经费
弦板腔剧团的人数无法保证正常演出,只得外请乐队。而消费者黏性不高,观众关注度低,仅凭演出无法获得正常收入。经济效益低、文化市场难等让改制后的剧团无力承擔新剧的编排导致创作断代,各剧团逐渐失去生机,弦板腔无法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的生存也面临困境。
3.缺乏市场
互联网时代新型娱乐不断出现,冲击了原本的文化市场,还未成形的消费习惯导致观众群散落,较弱的市场盈利能力和产业化功能使弦板腔被摈弃、边缘化。逐渐陷入无人再看皮影戏,无人再听弦板腔的发展困境。
二、以多维角度看待弦板腔的创新传承
从长时段的历史发展看,弦板腔似有深陷沼泽、无力挣扎之迹,但其传统文化的基因在非遗后时代的适当时机下会发生作用,活化回归。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框架内,妥善依托政策优势,既要把握市场命脉又要守住文化内核,[2]警惕被现代化思维同质化的创新,[3]形成“非遗+”的机制,才是传承的核心。
(一)商业社会的价值导向
以弦板腔为例的非遗项目本身已独具优势,但在市场经济中仍极大程度地受到消费者支配。弦板腔的商业价值是非遗立足现代社会的身份缩影,弦板腔也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变化才能生存发展。然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打造“去核心化”的“伪非遗”,而是探索市场规律,坚持包容性发展、生产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增加其附加属性。唤醒非遗的大众文化记忆,“商业化”的套路确实必不可少,发挥公共文化的属性,在市场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形成补血与造血机制。[2]将承载了某种非遗文化的地方改造成文化旅游景点,将非遗文化通过周边商品物质化赋予其商业的价值,进行售卖,并在当地举办各类展演和宣传。如浙江温州建立的非遗体验基地,其中的“时光印记活字印刷体验馆”就为非遗的推广提供了载体,人们可以体验活字印刷、古法造纸、扎染等技艺,充分发挥非遗的商业性和可消费性。畲族将婚俗项目开发为现代婚礼服务,利用传统婚俗仪式进行婚礼,形成非遗体验圈,进一步推动当地非遗文旅的辐射发展。北京国际品牌节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促消费系列活动,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融入非遗产品,如真丝手工包、十二生肖云锦摆件、苏绣团扇、非遗蓝染公仔等。《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明星艺人利用时下最新直播方式进行专场带货直播活动,通过打造明星效应吸引大众关注非遗、保护非遗、助力非遗。
(二)传统与时代的求和
我国的大部分非遗项目是以乡村文化为载体的,为非遗寻求出路的过程也是乡村振兴的一条佳径。以“非遗+旅游”为主要模式的非遗文化产业园开始出现。例如,乾县袁家村打造了以皮影戏为主的旅游体验基地,建立前店后厂模式,前有品牌营销,后有小作坊供人活态体验,恢复关中民俗、文创,实行股份合作制,为年轻人提供创业平台。温州大丘坪村,保留完整的土陶制作技艺、柴窑和古民居,建立“非遗体验+乡村旅游”模式,在当地辐射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非遗旅游网络。要传统与时代结合,就要抓住传统核心和时代的爆点,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进程与逻辑的非遗措施,加强非遗与民众的联系,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扶贫计划等,但方向上应该明确传统工艺行业的转型方向及方法。[4]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突破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要积极推动各成员国在文化上频繁交流接触,增进彼此了解,互相学习借鉴。弦板腔作为优秀地方戏剧,可在挖掘其经济价值、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肩负我国非遗发展的时代战略使命,[5]将良好经济优势转换为文化产品服务,通过丝绸之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首先塑造文化品牌,借助大众媒体传播造势,扩宽影响力、提高知名度,通过“一带一路”的展交会或积极组织互访活动,建构世界范围内的非遗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使非遗保护成为构建健全文化体制的重要途径,从而多层次、多方位促进文化的传承。
(四)新媒体语境下的“互联网+”机制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当下,主动创造非遗的话题亮点,增加讨论热度是有效提高非遗活力的方式。各类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开设专题活动、专栏、竞赛等方式,介绍非遗,宣传典型,引发全民保护非遗的热潮。利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社会上营造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例如《人民日报》联合新浪微博推出的“新非遗·新跨界”传播项目,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全网征集文创设计、发行文创产品、打造“非遗之旅”等方式,弘扬非遗文化,激发文创活力。百度的非遗公益“百度shǒu艺人”计划,为陕西华县皮影、熊氏珐琅等多个非遗老手艺免费上线信息流公益广告,利用科技大数据精准定位,在喜爱传统文化、老手艺的人群中投放信息,一周内就获得几十万不等的曝光。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创新实践,不仅让非遗“活”起来,还要“火”起来。时下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媒体也逐渐渗入非遗元素,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兴平台,实现裂变式传播,使非遗传播更快捷、高效、精准,也刺激了更深更广的文化消费体验。“互联网+”机制可促进人们对新文化产业的认同感,[6]使得人人参与、人人享受、人人创造,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打破时空限制,通过设计小程序、设立新媒体非遗项目基金等,可以推动非遗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发展,推动非遗在新媒体语境下营销一体化、传承年轻化。
(五)建构非遗文化教育体系
乾县文体局局长丁碧霞提出,希望建立非遗剧种专门艺校,为戏曲艺术培养人才。当今,许多年轻人缺乏基础的戏曲知识,无法欣赏优秀的弦板腔剧目,最终产生厌倦感,不利于弦板腔的传承。教育部门要将非遗传承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构建非遗教育体系。江苏的18所非遗特色小学将非遗纳入学校拓展课程,邀请专家、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建立非遗社团,编制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分层级推进教学。姑苏区教旅文体部还组织举办了专题展、“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姑苏非遗文化之旅”“姑苏出发——非遗体验之旅”夏令营等,极大地推动了非遗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教育部可以制定定向培养计划,创办专门的人才学校,让非遗艺术所衍生出的教育发展支线专业化、年轻化、体系化。
三、从弦板腔发展看国内非遗的发展
从弦板腔的传承之道以点投面看,整个新时代非遗发展均离不开精确定位、融合时代、创新创造等环节。若想建设更加优秀的现代文明,非遗的传承势必要在保留核心价值的同时找到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现代的生产创造完成转化升级。非遗的传承也必须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原生内核的创造性
原生内核的创造性指传承者在非遗原本的内容上进行再创造,它必须是可利用的、可发展的、可创造的,并且符合主流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然后在原始文化生态基础上实施有限度的可控开发。改变前申遗时代的过分保护原则,正确认识非遗的文化与精神内核,从内到外地突破创造,避免故步自封造成的僵化。
(二)建设路径的创新性
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7]保护非遗并非完全复刻,在保证一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唯有创新是非遗的活力源泉。重视非遗的产业化趋势,聚焦新媒体,推动非遗多元化、多样性发展,构建面向保护性开发的生产发展模式,建立非遗保护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文化工作实践。
(三)发展理念的凝聚性
非遗的传承是双向的,发展理念的凝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内传承。通过一系列建设活动,传播正确非遗传承理念,推动树立“非遗+”意识,探索非遗的发展规律及实践追求,增加非遗与国民的黏性,有效提升国民的非遗传承意志。二是对外发展。提高非遗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各国人民群众对非遗的关注度,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方案,深入推动各国保护工作的交流发展,建立人类共同体层面的目标战略,从而使非遗传承之路顺风而上。
四、结语
非遗传承本质上是对人类文明中精华部分的主动延续,主动传承不仅只是创建名录、资料建档,而是用现代的手段、方式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各国应积极建立非遗保护共同体,充分把握公约理念,积极探索非遗保护方式方法,交流发展,多方协作。我国更应借助全球化潮流契机创新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协同合作、汲取精华的基础上实现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国化”,使其具备系统性、綜合性、延续性,推动国家非遗能力建设,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文兵,华金余.戏曲鉴赏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2]马知遥,刘智英,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民俗研究,2019(6).
[3]田青.拾起金叶二集:田青非遗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4]陈岸瑛.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5]蒋多.我国非遗的国际化路径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
[6]王文超.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与“非遗”实践[J].民间文化论坛,2019(4).
[7]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陈茵茵(1998-),女,本科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何美娟(1998-),女,本科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肖为(1988-),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