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留学生公选课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研究

2020-12-07 05:55刘娜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选课留学生教学方法

刘娜

[摘  要]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逐渐成为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领域,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高职留学生公选课课堂为例,探索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找到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升高职留学生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留学生  公选课  教学方法

问题的提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随着中國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吸引力越来越强,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2019年的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中也有部分院校开展了留学生教育工作,承担了国际教育的重任,主要招收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学上的新挑战。因此,积极探索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中国民俗”教学现状

1.学情分析

(1)“中国民俗”选课学生概况分析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留学生,学制三年。第一学年主要是汉语课程方面的学习,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知识,为留学生后面的学习提供语言基础。从第二学年开始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选择,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学校同时专门为留学生开设了公选课,公选课主要是以了解中国文化、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为目的,“中国民俗”就是我们为留学生开设的公选课之一,“中国民俗”开设在留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学期,“中国民俗”开设的第一年选课学生为17人,这17人主要来自于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

(2)留学生在“中国民俗”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语言障碍。“中国民俗”讲授的比例比较大,主要是一些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这些文化特色用别国语言不太好表达。而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他们来华学习汉语一年后,有4名考过了HSK4(汉语四级),这4名留学生无论是在汉语听说方面,还是在汉语书写方面基本能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而其他留学生汉语水平则相对较弱,需要教师用英语解释或由其同学用他们的语言解释后,他们才能完全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学校下一届的留学生来源国将增加到六个,留学生的语言种类将会更多,语言障碍成为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的一大障碍。

第二,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中国民俗”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文化。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接触的文化也不一样。因此,留学生在“中国民俗”学习中可能会对一些中国文化不是很理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17名留学生中,仅有一名留学生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其他16名留学生是留学后才有在华生活经历,且大部分留学生是在西安、咸阳生活学习,而中国南北差异、地区差异比较大,这也会给留学生的“中国民俗”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三,不重视公选课。留学生进入第二学年之后,因为学校已经进行了专业分流,留学生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这时候他们对公选课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视了,主要表现在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后做作业不积极。在调查他们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时,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时间不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课程也比较难学,因而他们就不太重视公选课的学习了。

2.“中国民俗”教学情况分析

“中国民俗”还介绍中国节日民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总共是2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周数12周,为公选课。中国民俗知识复杂多样,从整体来看,“中国民俗”课时安排不是很充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到重点知识的突出性。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选择与留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进行讲授,如中国节日习俗留学生都有可能会参与,可以重点讲授。饮食民俗也是留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因此也是重点讲授的内容。“中国民俗”根据《2018级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然后是授课教师做好后期的授课工作计划。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整体时间安排,按照自己的授课计划实施教学。“中国民俗”以讲授中国民俗文化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汉语教学为主,这也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中国民俗”教学方法探索

1.课程思政贯穿其中

在“中国民俗”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培养留学生的知华、友华、爱华精神,使留学生通过“中国民俗”的学习,更加了解中国和热爱中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要让他们深刻理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原因。

2.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习惯,是“中国民俗”的教学重点,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授课教师上课时就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中国节日习俗时,授课教师可以引用中国古诗词作为课程导入内容,让留学生随着中国古诗词进入中国传统民俗学习之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王安石的《元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可以成为留学生每周预习、熟读、背诵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提炼出“关键词”,让留学生通过“关键词”就能知道是中国的什么节日。

3.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差异,克服语言障碍

在“中国民俗”教学过程中,语言是留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目前学校的留学生多来自于小语种国家,英语也非其母语。而学校的授课教师基本上不具备小语种语言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在尊重留学生文化语言的基础上,使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汉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利用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来吸引留学生学习汉语,这样做一方面提升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留学生“中国民俗”的学习效果。

4.以体验式教学为主

“中国民俗”是一门体验性比较强的课,受国籍、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国民俗知识只通过授课教师讲述留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而让留学生自己去实际感受一下效果则要好很多。授课教师在“中国民俗”教学中要不断拓展课程载体,让学生实地去调研、参观。比如在学习中国饮食民俗时,讲到中国的茶文化,授课教师可以把留学生带进茶艺室,让留学生在茶艺师的引导下学习中国茶艺,体验中国的茶文化。可以结合一些重要节日,联合留学生管理部门开展活动,如中秋节的联欢活动,请留学生品尝中国月饼,体验中国传统佳节的氛围。还可以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国文化体验周、中国美食体验等活动,以及留学生中国饮食文化研学活动,如让留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包饺子活动,在留学生包饺子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讲解中国的饺子文化,使留学生在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饮食民俗。在实际体验中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做也使留学生的“中国民俗”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信息化教学方式也是留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授课教师,要适当运用在线课程、视频动画、实操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辅助“中国民俗”教学。在“中国民俗”教学过程中,通过雨课堂等让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些问题的探讨,可以让留学生发弹幕投屏,这样一来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得非常高,同时也有利于留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授课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  语

随着我国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高职院校在国际教育领域中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出更多的且能够适应于各国留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结合信息化教学,多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升高职留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栾凤池,孙伟:《“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建议和对策》.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6/t20190620_243003.html.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教育部:《2018來华留学统计》.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4]于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留学生教学方法探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

[5]王惠莲:《地方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2

[6]杨建惠,肖媛:《“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轻工科技2019.11.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公选课留学生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留学生的“捡”生活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传统文化美学在独立学院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