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言 张湘钧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人类也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最新发展,其自身的构建也因“大变局”而有了新的机遇,共同体思想深入人心,普遍安全下的世界将得以持续发展,中国方案引领下的全球治理将更好重塑,中国也将更加专心地做好自己的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坚持走合作共赢的全球化合作之路、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新思考。
七年前的早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向全世界发出了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从此出发,中国进往世界中央的脚步越发有力,在这七年间汇聚起了激扬世界的世界号角。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2020年下半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也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得到印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了新机遇。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引发我们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新路径。
一、与时俱进、适应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许许多多的重大危机和历史关口,人类经历的每一次磨难都越发证明唯有国际间的团结合作才能打赢这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从另一个方面看,突发性的全球公共事件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超前预测性和思想引领性,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深化,深入人心。
(一)元首外交下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的提出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元首外交下的崭新提法。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指出: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更精准指引。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生命健康至上、追求幸福生活的体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展现了中国对全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尊重,增进了各国民众的健康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重大传染性疾病是人类普遍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就成为了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继续深化国际间合作。首先,推进世界范围内的联防联控,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且透明的向社会公开,将中国前期成功的抗疫经验分享给世界,增强全世界战胜疫情的信心;其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联系,同世卫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和良好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最后,需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在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的主流下,不乏有些抨击中国制度、污蔑中国抗疫事实的别有用心之人,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力量的伟大、中国制度的优越。
(二)亚洲命运共同体稳步推进、行将致远
2015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上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国家面对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美国的政治干预,守望相助、密切配合,客观上加速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加快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要有具体措施。首先,落实亚洲安全观,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其次,推动亚洲国家间人文交流。共同的亚洲意识和亚洲观念是亚洲人文共同体建设的目标,而民心相通则是形成共同观念和共同意识的基础。再次,亚洲國家之间开放水平应进一步提高,加强跨文化交流借鉴,推动亚洲文明对话,消除文明间隔阂;最后,走好“一带一路”,发挥中国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导作用,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个明智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颗常青的“思想之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渐渐变得枝繁叶茂。除了在疫情期间体现比较明显的上述两个命运共同体外,习近平还先后提出了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的命运共同体,日益呈现出其引领时代的进步力量。
二、深化思想、危中求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机遇
(一)共同体思想将更加深入人心
“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得以回答。随着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许多原来无事在外的国家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国际局势反复动荡之下许多人才突然明白隔岸观火只会惹火上身,积极构建全球新格局才是正解。多角度、立体地重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各国人民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全球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国际话语权将得以争取。数字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激反应之下,及时有效的舆论引导十分关键,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能够汇聚起战疫的强大正能量,并且能够为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正名”。敢于在国际上发声,维护我们国家正当合法的权益,这是我们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初衷。我们对于这种逆全球化的错误言论,在话语权上积极争夺,将某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病毒”消灭,通过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打消有色眼镜。以世界话语权的争取为契机,争取更多话语上的国际支持,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二)普遍安全的世界将更加得以持续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这场疫情当中,习近平所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实践层面再一次体现出了它的前瞻性,为我们战胜重大风险考验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含义。同时,“普遍安全”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五大核心内涵之一,其理念在全球治理方面是普遍适用的。“普遍安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长期稳定繁荣也与“普遍安全”所坚守的理念具有一致性。“普遍安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求同存异、管控危机的安全基础。
(三)全球治理下的中国方案将更好重塑
随着全球性挑战的日益增多,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社会的需要,世界各国对推进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已成为各国共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提出有挑战性也有现实可能性。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早已饱受争议,全球治理机构的困境也正在加剧,加之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全球治理的难度不减。总的来说,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在观念和实践上面临的多重挑战。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因为考虑了各国的普遍利益,树立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并且通过“一带一路”、构建亚投行等实际做法,使得中国方案不断嵌入全球治理体系之中。中国同世界一道为世界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智慧和解决方案。
(四)中国将更加专心地做好自己的事
赢取抗疫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5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恢复至99.1%,复岗率回升至95.4%,已非常接近正常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保证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势头发展的情况下,加快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复工复产复学等是我们需要专心做的事。并且,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十三五”要收官、全面小康社会要达成,夺取“双胜利”成了今年的一项硬指标。只要运用统筹思维,把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凭借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基础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这一任务就能完成。
三、国际合作、和平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考
(一)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福祸相依,危机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在某种程度上,“危”和“机”一样大。坚决遵循习近平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小各项举措,不仅可以采取实现“双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且在百年世界大变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开放发展的新领域,创造出国家和民族的新辉煌。要想危中求机、转危为机,就要用全面、辩证的、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形势,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关键在于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
(二)坚持走合作共赢的全球化道路
要坚持走全球化道路。这是弘扬多边主义、彰显国际合作力量的时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但不会使全球化终结,反而会更加促进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趁着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浪潮,必将会带动其他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从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表现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是堪称完美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中国为全世界分享抗疫经验与教训的同时,也寻求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唯有走合作共赢的全球化道路,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保护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才能走的更加长远。
(三)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广大人民,自1月7日起,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政府官员、医务人员、军警和基层公职人员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战胜疫情,要靠人民,因为自始至终抗击疫情都是一场人民战争。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速建的时候,网络上有武汉和武汉外各地的网民朋友们实时在线监工,对这两所医院的建设进度有如神助。我们也看到个人和各界人士向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和其他需要物资的地区捐款捐物。社区(村)采取自愿行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还有村民、有志愿者、有华侨华人、企业等社会各界,形成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格局,充分体现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此起彼伏,我们必须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抓住机遇,不断反思,直至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刘美言: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湘钧: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