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49)
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是改善军队结构,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落实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征兵双向激励机制,为高校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大学生缺乏国防意识。有些大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自己没必要去掌握国防方面的知识,即使学习了,靠一己之力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高校的辅导员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学好本专业知识、技能,毕业后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就行,并未对大学生参军报国进行引导。校园思政教育也没有包含国防教育内容,很少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或者是进行军事方面的技能竞赛等。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国防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从而削弱了它们应征入伍的积极性。
2.高校缺乏完善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高校所设置的军事方面的课程非常少,甚至很多学校并未设置,只是在新生军训阶段对军事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的讲述。同时,有很多高校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军事方面教育的教学,一般都是从外聘请的兼职教师。
1.思想认识薄弱。征兵工作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壮大国防队伍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对大学生的征兵工作的认识并不全面,仅仅限制在完成征兵任务上。2.高校武装专干缺乏。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武装部门,征兵工作一般都是由学生处等部门来完成。此外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专门的武装部,但是人员配置少,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一人负责全校征兵工作的情况很多。
高校对大学生征兵工作重视度不足,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征兵任务,所谓的宣传也只是对征兵的一些政策制度进行宣传,也没有保证宣传工作的持续化。并且,有些高校征兵宣传手段非常单一,不是拉横幅,就是发传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
此外,高校对应征入伍的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如下:学校仅仅只是将学生送到部队,并未及时跟进、了解他们在部队的生活情况;学生退役复学之后,一下子找不到组织,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的生活,而学校只是给退役学生办理复学的有关手续。
2.定期组织军事技能类比赛活动,有关国防教育的演讲或者是国防知识的讲座等,让学生对国防教育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积极融入到国防教育氛围中来,在高校征兵工作中,能够踊跃报名参加。
3.招聘国防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甚至专业课程,让大学生对军事动态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里哦阿姐,从而强化他们的国防观念,调动他们的爱国热情。
1.提升政治站位,将征兵工作纳入到高校建设发展的工作体系中来,组建征兵领导小组,并设置专门的征兵办公室或者是部门,构建奖惩制度,杜绝分工不明、责任划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2.要设置专门的武装部门,配备专业的武装工作人员,并强化对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水平的培训教育力度,使他们更好地为大学生征兵工作服务。
因送兵任务重,时间紧等方面的原因,入伍学生可能无法亲自到校办理学籍保留等一系列的手续,学校就需要协助入伍学生的家人、教师或其他关系人办理有关手续,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举办新兵入伍欢送会。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高校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十分重要,这使神话国防和推动军队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高校要对征兵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关于大学生征兵的双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构建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体制;加大对征兵工作的宣传,并加强对应征入伍学生的人文关怀,全面落实大学生征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