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 李 波
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而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作文教学也成为了重点中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需要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对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直接拿来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探究,把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作文由原来的单一命题转变为了现代话题作文,这种转变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作文成为了学生拉分严重的题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学观念落后、作文任务选取不合适、对事物的定位缺乏准确性。
对于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为学生列出写作模板或者写作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根据写作模板进行写作框架的搭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导致大部分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一个套路,没有新意,难以拿到较高的分数。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对作文任务的选取不合适。合理的写作任务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但是教师在选取写作任务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的具体需求,从而导致选取的任务与学生的特点不相符,学生难以将自己最好的写作水平发挥出来,教师也难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写作。另外,这种不合理的任务选取还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效率,从而阻碍高中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学生对事物的定位缺乏准确性。准确定位、找到主题、进行分析、确定题目是写作的基本流程,而准确定位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如果定位错误,便会导致整篇作文偏离主题,从而影响作文的分数。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对事物定位缺乏准确性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对事物进行定位时,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又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把握作文的正确方向,导致写作与主题偏离。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纠正,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很难提高。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而为了更好地解决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开展作文教学,但是要想更好地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几个策略,即: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强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写作的任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先对学生准确定位事物的能力进行培养,即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另外与传统形式的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如果学生没有高水平的审题能力,就很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所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以2015年高考作文“小陈通过微博举报父亲在高速打电话事件”为例,作文要求学生写一封信,既可以写给小陈,也可以写给父亲老陈,但需要在信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这篇作文中,很多学生就出现了审题不准的问题,他们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是写信,从而导致失分严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需要学生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按照要求指令进行写作的一种写作类型。
不合适的写作任务也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选取作文任务,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的前提下写作,从而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关键点在于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依靠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驱动型作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最常见的做法是借助背景音乐、多媒体短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了解驱动型作文,进而在浓厚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语文成绩。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转变学生的被动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寻找作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作文能力在整体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