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 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浙江 宁波 315175)
亭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珍贵,但是早年发展理念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给亭旁革命老区的环境造成了污染现象。于是,在保护好原有的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挖掘,发展可持续红色旅游经济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的提升,笔者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亭旁红色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作为新晋的红色旅游热门景区,现景区内包括了亭旁“1928”红色街区、包定烈士陵园、包定故居、包子聪大院、任家大院等主要景点。另外,该景区还有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优质旅游资源,这为打造一条又一条“红色+”的旅游线打下坚实的基础,直接助推了红色文化和旅游的进一步融合,让原本落寞的红色文化又重新传承了起来。
亭旁镇作为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被曾亲历三门解放战斗的诸敏将军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在当地的漫漫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亭旁镇这片沃土涵养着影响了代代子孙的亭旁起义精神,这精神和嘉兴南湖上诞生的红船精神一脉而出,更是与延安艰苦奋斗而出的延安精神同出一脉,有其独特且重要的历史意义。曾经,亭旁起义精神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艰苦奋斗;如今,珍贵的红色文化占据在亭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使得景区游客吸引量日趋上升。
在政策及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亭旁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情况良好,累积了不少经验。至今,该基地已拥有“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等20 多个金字招牌,在对青少年的红色精神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来此地进行红色文化的研学旅行成为了人们考虑的选项之一。许多旅行社及时开发出了景区特色旅游专线以及一些专题展览和气氛演出等更是广受游客好评。
餐饮住宿、交通及各种文娱设施等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就围绕在景区边的餐饮、住宿而言,大部分都未达标准,这直接导致景区周边环境质量不高。缺少规范化的游客集散中心也是游客到访时间短暂的原因之一。相比于物质基础,景区内相应的软服务同样重要,由于景区无门票,许多参观点没有得到规范的管理,景区从业人员大多是未经培训的当地妇女,服务意识仍处于浅层次的水平线上。配套的讲解缺乏亮点,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当地的红色文化特色,很难感染到游客的情绪。
景区的呈现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视觉浏览,游客看着革命物品和图片的展览,听着平白的讲解词,就走马观花地在景区走了一遭。进入景区的初期,部分游客会觉得很新奇,对过往的历史怀揣着一种求知感;在景区浏览过程中甚至于到最后,很多游客心中会萌生出一种无趣且疲惫的感觉。对于游客而言,这实在是难以将自己真正沉浸到革命热血的历史氛围中,无法吸引住游客,很难引起游客再次游览的冲动与想法。
亭旁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结构大体是由学生群体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短程游客组成,部分游客出于工作、研究等原因来到景区,真正因景区的特色文化慕名而来的游客少之又少,甚至于有很多当地人不知晓何为“浙江红旗第一飘”。由此可见,景区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没有形成特有的品牌,导致客源市场狭小,而客源结构的单一对景区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问题。仅就当地人都不甚了解这一问题,就不单单是景区未来发展的问题,这涉及到当地这份红色文化的丢失问题,需要我们去直视并解决。
运用专业的科学技术,支持历史原貌的重现,增加游客互动,将亭旁起义纪念馆等地陈列出的资料、影像与现代科技VR 技术相结合,让游客亲身感受历史的发展,展示景区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红色旅游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对景区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的规范标准,应制定员工相关制度,定期展开培训,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及业务能力,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沉浸式”地理解亭旁起义精神。
亭旁红色旅游若想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找好自己的定位,在一众红色旅游项目中有自己的特色。找准定位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要保护好这份厚实的红色文化,让它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晓这段过往。针对许多当地人都不太熟悉“浙江红旗第一飘”这一称号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手段,比如可以选择在学校、社区等地宣传,增强当地人对亭旁起义精神的感知及游客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亭旁红色旅游的宣传可以借助互联网,将传统单一的宣传方式与当代多元手段相结合,将景区的宣传做到位。比如可以邀请一些网络红人来景区打卡、在微博等流量平台推荐,来增加景区的曝光度;也可以让当地居民尝试网络,和外界的大众分享景区的故事和日常。
虽然亭旁红色旅游初具规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有些许桎梏需要去打破。本文通过分析其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亭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以通过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加强多途径宣传营销、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等途径去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