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境下的河北“非遗”艺术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020-12-07 21:32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非遗河北京津冀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一、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非遗”发展机遇

(一)京津冀一体化的新时代语境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对于协调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北京、天津都处在河北省的腹地,两地的独特历史文化,不仅对周围的河北区域文化发展具有影响力,还具有带动河北地域文化向国际文化发展的作用。北京、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两大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与河北周围的诸多地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北京、天津的国家化大都市建设,还是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战略实施,都将京津冀地区更密切的融合起来。尤其是在北京、天津的现代化建设中呈现出了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社会发展主要推动力的趋势,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对于河北的“非遗”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非遗”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融入更深层的地域特质与内涵文化特点,同时也需要发挥出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时尚性、流行性元素特征,推动“非遗”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整体水平。

河北“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也符合近几年北京、天津的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京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河北当地的“非遗”产业化探索,是互动性的战略呼应,是具有协调作用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河北“非遗”产业,也是京津冀文化经济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建筑遗存或是其他表演技艺、制作工艺等在内的历史传承,都是围绕着“非遗”体系所展开的文化保护活动,都是将分散在各地市间、乡镇民间的文化,艺术、工艺、传统等聚集在一起,是对各地“非遗”进行发掘与搜集、整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系统性的区域性文化产业格局。

河北地域在近些年来也呈现出了包括重点剧种、民间艺术、民族技艺、文化传统等在内的“非遗”申请热潮,先后多个批次、多达数千个“非遗”品种得到了认证与保护。如何借助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创新性的保护与发展,是需要不断尝试的模式发展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河北“非遗”也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对很多民间剧种、杂技、戏曲、舞蹈、武术的社团与班社信息的整理,以及在剧目中对这些“非遗”精神的传承,都对各种文化、艺术、音乐、建筑、技艺等要素在内的内容创新与形式表达,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河北省域的传统文化品质与整体环境品质都得以快速的提高,尤其是一大批精品品种的出现与高品质作品的创作,展现出了人们的现代审美特点与文化观念特征。

(二)河北“非遗”的发展机遇

河北地区的“非遗”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迎来了新的机遇:

河北“非遗”的发展在京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语境下,迎来了文化创意产业“腾笼换鸟”的发展浪潮。京津冀一体性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天津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河北“非遗”获得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因为二者的发展不仅可以进行彼此的呼应与互动,河北“非遗”的发展,还对京津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信息、素材支撑。因此,河北“非遗”是不局限于京津地区文化发展的产业要素,还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出“非遗”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元素、历史、渊源等特点。随着上述二者关系的强化,运用传统“非遗”元素进行探索、研发富有价值的产业逻辑、发展模式过程中,河北“非遗”可以彰显出独特性、唯一性的特点,从而赋予产品独到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其二,随着京津冀文化产业的一体化进程,河北“非遗”作为推动个体家庭、作坊、工作室等在内的文创产业的动力要素,需要对其中投入资源较多、利用率较高、生产绩效和经济效益都相对较好的元素、品种进行商业化运作。河北“非遗”由于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受众群体较大,且实体性运营的种类数量庞大,因此可以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文化集群形态,进行专业化的合力发展,可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与生态发展。河北地域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深深的植根于当地的人民生活与群众生产中,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如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借助于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进行多种模式的发展、探索,是让河北的“非遗”都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重要目标,也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探索的需求。

其三,河北“非遗”的多种发展模式探索,不仅展现出多样性的内容、形式特点,也体现出新时代环境下不同区域的人群对于传统文化的观念特征。河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民族众多,因此很多地方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表达特点。“非遗”的多种发展模式也为这些不同地域、各不相同的“非遗”内容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二、京津冀一体化视野下的河北“非遗”发展模式

(一)“活性”发展模式

河北地域的传统“非遗”进行“活性”发展,不仅有助于将这些不同的“非遗”内容融入到当地群众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助于将其相关的生活、生产与娱乐等内涵都融入到形式中来。对“非遗”进行“活性”发展有三个重点要素:“非遗”品种的传承与创新、规模化受众群体的存在、“非遗”品种、剧种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

“非遗”品种的存在,是最重要的元素,具体品种的存在是“非遗”其他元素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受众群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才可能真正的对“非遗”发展产生作用。缺少接受群体与热爱群体的存在,“非遗”就很难进行传承与发展;环境要素,则是连接前二者的必要气氛与背景,是“非遗”顺利创新、呈现与发展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很多地方的“非遗”爱好者群体的存在,不仅对于地域性曲艺、剧种、表演、建筑、技艺等喜闻乐见的风格与形式具有重要影响,还都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主观基础。

其二,在对河北地区的“非遗”进行不同模式的保护探索,需要注重创意、创新发展与受众群体的关系。一方面,倘若“非遗”表达中的创意成分过多、失去了传统“非遗”的既有本质属性、特征,这种创新就带有很强的陌生性,很难引发受众群体的“记忆共鸣”或“情感共鸣”;反之,创意性不够,很难具有流行元素、时尚性特点,也很难扩大既有的受众群体规模,没有规模化的受众群体作为生态基础,“非遗”的“活性”传承也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带有诸多现代气质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才能基本满足“活性”保护的发展需要。

其三,“活性”发展模式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内涵、审美特征。共识,已经成为全球性化以来人们在价值认同方面的标志,也是文化创意产业能够获得全球性、跨文化品牌影响的重要基础。河北“非遗”产业的创意性发展,不仅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还要呈现出中国“非遗”文化的时尚元素、创意性表达与想像性内涵特点,打造独特的“非遗”品牌。品牌对于当地政府、机构都具有代表性、暗示性的品牌影响力。河北“非遗”进行“活性”的保护需要发挥当地政策、规定等在保障、创新、传承方面的作用。“活性”保护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融入国内外“非遗”的“活性”保护经验与当下的流行文化、时尚元素、审美共识中去,确保“活性”保护模式能够适应广泛的区域文化和人群需要。

(二)“博物馆”式的发展模式

对河北“非遗”进行“博物馆”式的发展,也需要针对不同“非遗”的危急、现存情况进行具体设计,需要调动包括既有资料遗存、信息数据、从业者情况等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保存性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适宜对极端危急、不具有明确“活性”模式发展要素的品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情况。“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依然可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推广与运用方式,来提升所稀有的“非遗”内容、形式上的完整性与可保存性水平,对既有的信息、遗留作尽可能的修复、复原与留存。

其二,采用“应用性保护”模式也可以解决河北地区的“非遗”保护中常见的“造血能力”不足问题。对于河北各地存在的各种“非遗”进行合理性运用,倡导采用既有“非遗”因子、元素激活等创意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商品层面的创意水平。不仅可以借助于市场手段发掘出客体的经济价值,还可以通过对其社会文化属性的发掘与市场价值结合的方式,使之具有自我修复、持续造血的功能,从而逐渐扩大其存在与发展的“生态圈”。这种“应用型”发展模式,还可以确保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推动“非遗”从固化保护模式到应用性、激活式的保护模式过渡。

鉴于这种“应用型”保护模式的局限性以及“非遗”种类在既有信息、规模较小等方面特点,其商业化的价值会在很长时间内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在这种传承方式中,对于“非遗”生态的恢复,对于断裂的传承“线索”对接,是“非遗”的形态与精神得以传承的最重要收获。在商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都快速转型的语境下,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区域性“非遗”的“应用性”传承模式,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发展策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河北“非遗”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要素

(一)河北“非遗”发展模式中的“文化”元素

河北“非遗”的发展模式各有作用,有助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不同的“非遗”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保护与发展。随着商业社会与人文环境的变迁,河北地区的“非遗”文化发展除了需要在现实中呈现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相关的特点外,还需要在文化和艺术的创作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本体内涵。

其一,当前的时代文化元素除了涉及到历史政治、社会制度、经济体系、文化话语以及群众情感、价值认同等元素外,还涉及到不同“非遗”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非遗”不仅代表了河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群落特征,也彰显出燕赵之地的个性化精神特质。因此,加强对河北地区的“非遗”的认知与保护需要对河北燕赵之地的历史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进行呈现,也需要对其独特的民族身份认同进行强调,起到唤醒区域民间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

其二,河北“非遗”的“活性”发展模式与“博物馆”模式都需要充分调动当地的各类文化资源。不同的发展模式需要采取不同的路径与之相适应。无论是从政府、机构、社团、传承人等层面建设而言,还是从学校教学团队、产业市场的需要发掘层面而论,都需要针对具有主体性的受众群体与客体性的“非遗”本体进行深入的发掘。对这些人文元素的发掘,既是开展“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对河北“非遗”中的民族精神、地域文化进行传承的需要。这些对于地域文化、传统艺术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意义。

因此,搞活传承人的培训、组织与选拔,探索多样性的传承发展模式,进行“活性”保护模式与“博物馆”式的发展模式探索,不仅能够为“非遗”的灵动性传承提供规模化的观众群体,还可以在这种围绕主体兴趣、精神需求进行传承的模式探索中,赋予“非遗”品种各不相同的造血功能、自我发展功能,从而彻底搞活没落于民间的各种“非遗”要素,构建系统的、活性的“非遗”传承模式与保护体系。

(二)河北“非遗”发展模式的“产业”元素

通过产业化发展与政策扶持、教育引导结合等举措实现对河北“非遗”的“活性”模式与“博物馆”模式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思路。在这个模式中,“产业”元素也表现在多个领域的不同方面。

其一,“非遗”模式探索与发展中,强化对于传统“非遗”特质与艺术精髓的呈现,不仅是“非遗”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体现。无论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规范个体作坊式的文化运作与文化市场开拓,都具有重要的“标准”性元素意义。地域性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对其本质特征的呈现,是彰显“非遗”形态、精神内涵价值的基础。尽管当前河北很多地域的文化产业发展,都结合当下京津较为流行的“非遗”保护发展趋势,探索各种艺术保护的“活性”表达路径,探寻不同“非遗”品种的生存之道,但对传统“非遗”中的艺术、表演与技艺精髓都依然展现出河北燕赵之地的文化特点和现代化转型文化特征。

其二,在“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中,还涉及到对价值绩效、价值标准、实现效率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产业考量元素。河北地区的传统“非遗”需要踏着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的潮流,实现快速的、可预期发展,本身就与经济价值、绩效价值、产业战略、产业集群等诸多元素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其三,河北地区的“非遗”进行保护与发展还有下列两方面要点:一方面,需要确保这些不同“非遗”种类的发展与受众群体的精神生活的“同步性”,并结合个性化、具体化的需求特点,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从群体的需求视角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需要借助于成功的模式、多维的价值依据;另一方面,也要确保“非遗”发展过程中与受众对广泛性、普惠性价值取向、价格承受力进行结合,能够确保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实现,从而将“非遗”内容与形式都快速的融入到受众的现实生活中,尽快的形成“非遗”良性生态圈,获得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源。

结语

对河北地区的“非遗”进行发展,一方面需要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活性”的非遗保护、传承模式与“博物馆”式的开发、利用模式结合,在实施的工作中不断的强化受众群体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自觉意识;同时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主流文化生态的节奏,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不断探索“非遗”的价值管理与实现模式。

猜你喜欢
非遗河北京津冀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孙婷婷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