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等项目的需求也日益攀升,高校的采购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高校采购是以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作为目标,因此大多选择招标采购方式进行采购。这一采购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招标采购工作仍然存在着风险。
高校招标采购环节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从采购环节上看,其主要风险点在于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预算的确定,采购文的件编制、采购程序的实施三个方面。
采购计划编制与预算确定的风险。编制采购计划与预算是高校采购工作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影响了高校采购工作风险的大小。当采购计划与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调研与论证,那么就会导致编制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过分偏离实际,会造成因过高预算导致的采购资金浪费,无法达到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或者因过低预算导致采购项目在招标阶段发生流标,采购无法实施,影响采购计划的执行。另外,采购计划编制与预算确定还存在着采购标的价格波动的风险,部分项目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预算编制到计划执行的间隔较长,可能出现价格大幅增长的情况,有可能因经费额度不足导致计划执行困难的情况。
采购文件的编制是高校采购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整个招标过程中,招标文件的编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招标、投标、评标及定标工作的重要依据。1采购文件编制的质量高低,事关整个高校采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就意味着采购文件编制的工作对于高校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水平要求较高。
1.采购文件准确性缺失
高校采购的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以形成竞争。高校采购工作数量大、类型多,采购工作人员大多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研、论证,在采购文件编制整合的时候容易产生通用要求与专用要求信息的缺漏。
2.采购文件公平性缺失
高校招标文件还会存在着违背公平性原则的问题。高校采购文件编制不合理表现为技术指标不全、不准确或者指标存在倾向性,2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申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时,因为种种原因而指定了品牌,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使得招标采购方式无法发挥优势,不仅会导致招标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高校虽然明确了采购分工,但是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仍旧无法要做到严格的职责分离。只有明确的采购主体,却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导致出现了采购组织机构不健全、采购方式和程序执行不规范的情形。
1.采购审批工作风险
高校内部组织机构众多,有学院、行政部门,还有直属机构,各个组织机构需要的物资量大、类型繁多、专业性强,这就导致了负责采购审批的工作人员难以深入、准确地了解每个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之没有充足的调研、分析时间,因此很难实现审批的监控作用。
2.采购内控制度缺失
良好的内制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制度保证。高校采购需要有完善的内控制度配合,才能实现采购工作目的。目前,很多高校制定了本校的采购管理制度,并规定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与分工,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购周期较长,在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审批、招投标、验收等流程后,往往会产生采购信息收集时间过长、信息记录控制缺失,导致内部监管难以实施。
高校采购工作人员应当提高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确保采购工作的质量。应当定期组织采购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培训,及时学习国家最新采购政策,不断更新与增加采购知识储备,提高职业素质、创新服务意识,从而规范自己的采购工作,有效防止由于个人业务能力问题导致的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招标文件指标不清晰等情形。
另外,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各高校采购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例如建立高校采购联盟等方式,从而推进信息共享,扩展校际间的交流与学习,互相借鉴、汲取经验教训,有效提高高校采购工作质量。
为降低采购文件编制的准确性、公平性缺失风险,高校采购部门可以建立专家库,请专家提前介入采购工作。而标的额较大的项目也可以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负责采购,学校采购部门仅扮演采购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这样能有效发挥专家及代理机构的专业优势,从而降低风险。在后期项目招标过程中,参与采购文件编制的专家不作为专家评委参与评标,也不能发表任何倾向性意见,从而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开和公平。
高校应当建立良好完善的职责分工和内部控制手段,我国高校的组织机构一般都设有纪检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各下属单位的办公室等部门和相关人员也承担着一部分监管职能。众多的监管部门及人员导致了监管职能的交叉与重叠或者是监管空白。因此,要应对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就需要在高校内部明确政府采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部门和内部人员的职责分工。为了使得监管制度落地,高校可制定针对于监管部门和人员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我国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其流程中各个环节尚需完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症结与风险。高校应当通过提高采购工作的专业水平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发挥招标采购的优势,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招标采购工作途径,实现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