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清代是燕赵地区民间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历史、地缘和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清代燕赵民间音乐的发展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融合性特征。
清代是满族王室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时期,也是满汉文化融合并获得巨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自清室入主中原后,满族人民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等方面为汉族涵化,其音乐亦受到中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巩固政权,清朝统治者将满族诸部编成了八旗分散在全国各地,其中居住在今河北地区的满人为中原之最多者。除大量满洲贵族散居于畿辅地带,直隶地区的满人还包括满洲八旗驻军、热合行宫和外八庙的守卫官兵、从京畿范围内前往长城以北的旗人、守护东、西陵寝的贵族、官兵、役夫等等,共有数万人之多。“满、汉两个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的融合,是在没有借助任何强制手段的情况下进行的自然融合。而这种融合有着互相吸引的特点。”
在宫廷,统治者一方面沿袭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音乐,昆曲、弋腔、梆子戏、吹打乐等汉族音乐体裁和形式被广泛用于宫廷的典礼仪式和娱乐生活中;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许多满族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庆隆舞、喜起舞、女童清音、连厢、道喇、朱赤温等。这种共存的格局促成了艺人们在表演风格、旋律曲调、剧目情节等方面的交流和影响。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满、汉艺术元素进行了有机融合,产生出新的表演形式。如在避暑山庄的乾隆万寿庆典中上演的宫廷承应大戏,主要是根据元、明杂剧和已近失传的古代传奇剧目,用昆、弋两腔谱成的大型戏剧形式,其中的舞蹈部分大多使用满族民间歌舞女童清音的舞汇,将汉歌与满舞融为一体,成为宫廷满、汉音乐文化融合的一个代表。
在民间,满汉音乐文化的融合体现得更为普遍。最能代表清代燕赵地区满汉民间音乐融合发展的艺术形式,应该算是“热河二人转”。道光七年(1827),五音大鼓艺人吸收了冀东莲花落的唱腔和走唱方式,结合汉族地秧歌和满族地平跷的舞蹈元素,演绎出新的艺术形式,即“热河二人转”的前身。热河二人转是满汉在音乐、语言、表演等多方面融合发展的优秀艺术品种,是清代满汉音乐文化融合的一个精品。
入关后,满族吹打中增加了大量汉族民间曲调和宫廷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如乾隆年间由清西陵区原内务府的满人组织的“金花盛会”,就是当时一个满族民间乐队组织。据太平峪金花盛会的民间老艺人贾文从回忆:“同样的曲儿,我们满人演奏出来和别人的味道也还不同,因为我们是按照满人说话的语音和气概来吹奏曲子,从有金花盛会那天起,就一代一代把这种吹奏法传下来了。” “金花盛会”演奏的音乐不似宫乐那样呆滞、沉闷,也不同于当地其他民间乐队活泼、轻快的演奏风格,而是有着一种深沉与活跃谐和的美感,表现出满汉音乐在风格与乐曲上的某种融合。
与此同时,由于满语和满文传播式微,一些满族民间歌曲也逐渐使用汉语演唱,变为满调汉话的演唱形式,流传在满、汉两族杂居的地区。
伴随着人口的迁徙流动,其所承载的音乐文化也随之流经燕赵大地,融为燕赵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清代,燕赵地区成为北方音乐文化汇集、融合、传播的枢纽。
戏曲方面。由山陕经张宣地区传入的梆子腔影响最大。康熙末年,随商帮流入的山陕梆子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受到燕赵地区观众的喜爱。道光年间出现了当地人开办的梆子科班,并在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地方化的改造,使源于山陕地区的梆子腔在新的文化氛围的包容下,孕育出了对燕赵戏曲以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产生巨大影响的直隶梆子,可谓晋、冀地方音乐融合的精华。
此外,四股弦是由山东菏泽一带的民间花鼓丁香发展而成的;张家口地区的东路二人台,其唱腔主要是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流行的地方民间歌曲;流行于南部地区的西调(泽州调)系由山西上党梆子发展而来;大平调是由山东、河南流入邯郸地区的。
说唱音乐方面,嘉庆年间山东大鼓在大运河两岸十分兴盛,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道光年间,从山东学艺归来的冯福昌,将所学唱腔与本地流行的腔调糅为一体,自成风格,成为乐亭大鼓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咸同年间,流行于冀中、冀南地区的木板书,其“南派”即由山东大鼓的“小北口派”而来的。
从音乐文化输出的情况看,同样是河北梆子的影响最大。同光时期,随着直隶梆子班社大量涌现,演出地域也不断扩展,不仅扩大了河北梆子的影响力,同时也对所到之处的民间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河北梆子外,丝弦于光绪年间经艺人张玉春、周殿喜传入山西雁北地区的浑源、灵丘等地,经当地艺人改革后成为流行于山西地区的剧种;喝喝腔在光绪六年(1880)前后,由盐山县传入今山东乐陵、宁津、庆云、阳信、沾化等地,并与当地方言结合,形成了具有山东语言面貌的喝喝腔。
清中叶以后,在燕赵地区兴起的各类大鼓书日趋成熟,流播区域不断扩大。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竹板书先后传入山东、辽宁、山西等地;咸同时期,木板书传入豫北、鲁西北广大农村,及沈阳、哈尔滨、太原等城市,山西和内蒙古等地也曾有其足迹;1880 年王宪章携京东大鼓演于东北地区,并在当地广收门徒。燕赵地区鼓书艺术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对周边地区以至整个北方地区鼓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满汉融合的艺术之花“热河二人转”以其活泼的演出形式,也于清末时期远赴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并融入其音乐文化之中。
有清以来,“闯关东”、“走西口”的移民主要是来自华北地区,河北移民即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大量人口迁入蒙古、关外地区,也将燕赵音乐文化带进了这些地区,促进了满汉、蒙汉音乐的融合。
元明清定都北京,燕赵地区作为畿辅之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其重要影响。艺人表演、传授的声腔或剧种就在当地渐渐流传开来,有的还经艺人加工,结合了本地音乐、语言因素得到进一步发展。皮黄腔在河北的早期流传就属此例。燕赵地区得京城文化风气之先,在北京流行起来的艺术形式多半会迅速波及周边地区,进而蔓延燕赵全境。一些在京的名角也由于多种原因流入燕赵乡间,有力地推动了燕赵民间音乐的发展。梆子腔就是以这种方式逐渐兴起的典型代表。
自元代以来,燕赵地区就与中国宫廷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这一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使清代宫廷音乐对当时以及近现代燕赵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部分清代宫廷音乐通过多种渠道流入民间,并在当地流传开来。清音会是乾隆年间避暑山庄内一个由内务府人员组成的御用音乐组织。1915 年,白雪樵、王鉴殷、赵树德等人向离宫艺人学习了十六首清音会曲目,并加入清音会。清音会自此从宫内走到宫外,逐渐成为承德地区的一个群众业余艺术组织,清音会的乐器、曲谱及表演方式也随之流入民间。如今这十六首乐曲仍在承德地区被传承演奏,为清代宫廷音乐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清代宫廷上演的昆、弋戏目,以及宫廷大戏也有不少流入民间。“五本大戏”中的很多单出,如猴戏、关公戏、《南北和》、《思凡》等,在承德地区民间戏曲班社中至今还在上演。民间艺人也吸取了部分昆、弋戏目的唱腔、故事情节、表演方法等,将其融进地方剧种,丰富了燕赵民间戏曲的发展。
宫廷艺人流入民间,不仅将宫廷音乐元素带入民间,还扩大了民间音乐的从艺规模,促进了演出表演水平的提高。清代,由于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宫廷的艺人数量不少,其中许多人滞留在燕赵地区,靠卖艺、传艺谋生,推动了近代燕赵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
乾隆年间,清西陵区原内务府的满族同胞用从承德带去的乐器组成了一百多人的大乐队,并加入了大型的“龙灯会”、“童子夯”、“小高跷”等舞蹈形式的表演,组织起了一个名为“金花盛会”的满族民间艺术组织。其演奏的音乐多为北曲、民间小曲以及清代宫廷《导迎乐》中的部分曲调。“金花盛会”的表演内容和风格既有着浓郁地道的满族音乐特色,又带有一些清代宫廷音乐的特点,对今天满族和清代宫廷音乐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