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0)
书法艺术消费主要是指关于书法艺术方面的消费行为。从珠三角文化发展的现状看经济发展确实反哺了城市文化,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因有资金的投入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健康的、好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在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也有不少书法活动的盛行,且随着书法文化艺术进入到中小学课堂,书法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此文旨在深入研究珠三角州地区居民对书法艺术的消费,了解当下书法艺术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程度和影响程度,以及书法艺术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前景。
笔者通过组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不同的城市发送问卷的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与被调研者交谈的代填式问卷调查。通过抽样调察的方式共发放2000 份问卷,回收1780 份,回收率89%,有效问卷1780 份,有效率100%。
在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20 岁以下的占25%;20-35 岁的人占42%;35-50 岁的人占23%;50-70 岁的人占10%;调查对象学历为高等教育(本科、大专)占45%;高等教育(硕士博士)占15%;高中占20%;初中及以下的占10%;在读初高中学生占15%;调查对象年薪收入0-1 万占总调查人数的35%;1-15W 的人占58%;15-100W 的占6.5%;100W+的占0.5%。
调查统计学习书法的问题大多是个人意愿、时间问题、专业人士指导等。个人意愿问题占总比20%;时间问题占总比12%;专业人士指导问题占总比10%。有关书法氛围的问题53%的人认为不好;28%的人认为还可以;19%的人认为好。走访调查中,据部分中学学生透露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程。
走访对书法艺术特别感兴趣的居民表示:参与书法消费的途径主要有自学,参加书法培训班,网络课堂学习,参观展览,进入书法协会等其他相关书法活动。大多数人会选择区培训班学习,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更加容易上手;自学难题有两大点,第一是没有时间,第二是经济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未步入小康,生活压力比较大。
被调研者关于“采用怎样的方式参与书法艺术”的回复中,每年都参观艺术展览的仅不到20 人;参加书法艺术创作体验(包括书法艺术讲座、书法艺术实践等)有近100 人;购买有关书法艺术作品经历的为100 人,其中大多数为购买娱乐性产品(如写有现代流行话语的扇子)。
“流行娱乐化“是居民书法艺术消费的主要特点,也是当代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费模式。在现代的商业化模式下,居民书法艺术消费的偏好更倾向于娱乐性,因此消费形态上多数体现为低门槛书法创作作品等消费,对艺术的严肃性消费不那么重视,教育审美性消费也不足。
走访调察中显示,未成年学生的书法艺术消费水平最高,事实上是家长的意愿想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在考试中赢得那么几分卷面成绩。而这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服务消费或者书法艺术物质消费,而是这个特殊群体在培训行业的消费,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投入。书法艺术培训部份的高消费往往透支了家庭书法文化艺术的消费,出现了家庭书法艺术消费额上千,而家庭书法艺术作品的购买次数为0 的巨大反差,这一现象也体现了大部分人将少儿书法艺术培训消费和书法文化艺术消费的概念模糊化。
值得肯定的是,有书法艺术学习经历或从事艺术职业的人群,其书法文化艺术消费水平普遍偏高,因此长远来看,受过书法艺术培训的群体在未来可能会填充父辈在家庭书法艺术消费上的缺陷。
走访部分画廊,发现一个地区内比较近的画廊之间的书法作品定价基本一致,而大多数画廊是装裱与买卖作品合二为一的经营模式。通过观察与询问,发现一些定价规律:按照创作者的名气大小与作品的尺寸大小来进行定价。而且这些地方买卖书法艺术作品的水平不一,定价错落多变,有待优化。
居民普遍认可艺术品对人的综合审美、人的精神有明显的提升效果。而书法艺术品也起着关键性作用,书法具有中华人民特殊的审美属性,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和审美资源,它对于加强人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收藏和投资消费是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在有了一定鉴赏水平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的一项消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居民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欣赏水平、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没有消费渠道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书法作品所以没有进行该项消费,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在收藏投资上的消费比例也会大大增加。
大众消费所面临的问题与投资与收藏消费也有相同的地方,由于经济、欣赏水平以及消费渠道的不知情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没有在书法上进行消费,但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外界的因素就是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对书法作品并不感兴趣不希望用书法作品来装饰或者当做礼品送给其他人。那这就需要通过加大对书法的宣传力度,让各个阶层的居民都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美和无穷无尽的乐趣,在发现美、认识美过程中的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以及欣赏水平。
教育成为家庭消费重头时下,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现如今每个家庭已经把教育看作家庭的首要投资项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便是有些家长对书法本身知之甚少也愿意培养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硬笔或者软笔书法来优先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系统的书写训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由于当代社会中软笔书法的实用性并不高所以大部分家长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硬笔书法,但软笔书法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除了校内的书法课程之外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软笔书法课程以及社区也可以多多组织传统文化艺术类活动来多多进行书法艺术的推广,以此来加强书法的曝光率以及普及率。
随着书法的普及与学校的重视以及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书法艺术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首先是关于书法艺术收藏、投资消费这方面来说,因为处于金字塔的顶端,相对狭窄,段位比较高,相对来说接触的人就会比较少,在调查中有遇到常接触拍卖会的人、与书画大家接触较多的人,对收藏珠宝文物书画感兴趣的人等,与之进行过不是很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在这些人看来收藏投资一件书法艺术作品是没有一个大概的数额概念的。可以得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会相对的反哺到文化艺术领域,对书法艺术收藏、投资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需要提及一点的是,这类市场还是有必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来避免一些赝品的出现。再者是大众消费方面来说,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许多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都有参入明显的书法艺术元素,并且这种新颖的设计很受人们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现象在大众消费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后,在教育消费上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调查中很明显的会发现对书法艺术感兴趣的人是很热衷于有机会学习书法的,有一部分人表示找不到专业人士指导、身边没有途径可以帮助自己进行一些书法艺术教育;也有部分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进行书法艺术相关的活动,但他们中多半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书法,这一点我认为是有多方面因素的,(一)是所谓的考试阅卷卷面分,(二)是审美需求因为硬笔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还是比较多,(三)想锻炼孩子的定力。从教育消费这点来看现阶段前景还是不错的,市场比较大,且有一定的稳定性。
中国书法市场的营运与管理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书法市场也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日益提升,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书法市场势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而有关书法市场的营运与管理也将随之完善和深入,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学者专家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通过各领域的专家不断的研究,一定能解决笔者所未能涉及的诸多问题,开创书法市场管理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