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0)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的行为艺术,我们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关注的往往是舞蹈作品本身的主题、立意,舞蹈演员的表演、技巧,对作品的诠释,舞蹈中的队形变化等等,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在这些优秀作品中音乐的衬托,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音乐中最主要的组成是节奏。通过处理好节奏和舞蹈的配合,才能更准确的演绎出舞蹈的内容,更生动清晰的表现出编导所要表现的情感。
音乐与舞蹈之间要协调一致的表达韵律和情感必须通过节奏来呈现。通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节奏是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的根本,节奏既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的重要部分,舞蹈需要在节奏的影响下才能更生动、准确的演绎。
节奏是自然界、人和社会活动中一种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变化在音乐中,节奏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不同长度的声音。它表现出不同长度的声音,这就是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节奏是通过身体运动在舞蹈动作中时间的分布。它通过长度、强度、速度、幅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显示。舞蹈的节奏处理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使动作有的放矢,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对比,产生形式美的条件,给观众一种视觉上对舞蹈艺术美的感受。我们在舞蹈中出现突然的静止或者亮相,这种短暂的静止并不是真的停止,而是由身体通过节奏的变化表现出的对比,使作品更加深刻,避免一成不变所产生的疲劳感,增加舞蹈艺术的欣赏性,观众在欣赏作品中的才能获得满足。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而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音乐弥补着舞蹈的缺陷,而舞蹈可以解释音乐,二者之间相交增辉,达到视觉与听觉的统一。那么,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在舞蹈艺术中有些作品并没有伴奏音乐。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中,古人用脚踏或击打砖石等行为发出有节奏的音响替代音乐伴奏。在现代社会,很多编导运用风声、水声等音效替代伴奏,如杨丽萍在《十面埋伏》的舞剧中将剪刀半悬于舞台空中,利用剪刀的碰撞声隐喻着不安、恐惧的情绪。在一些作品中还有一种“无声的舞蹈”,如双人舞《出走》,在作品其中一些部分尽管没有任何音乐和声效的配合,却通过演员动作的轻重缓急,舞蹈节奏的处理,把情绪推向高潮。即使没有伴奏音乐,但是表演者内心也会有一种节奏,让肢体跟随者这种节奏,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带动观众的情绪。因此我们不管是在编排或是在演绎舞蹈作品时,在对舞蹈内容进行了解的同时,还要把握好音乐节奏,才能做到生动形象。
舞蹈的节奏通常通过张弛、速度、力量等身体动作来表现。相同的动作用不同的舞蹈节奏来表现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在节奏上,快走、慢走等快慢变化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此外,舞蹈节奏中动作幅度的变化,节奏慢动作幅度相对长,节奏快动作幅度相对短,这两种对比变化就能表达不同的情绪。舞蹈节奏的使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舞蹈艺术正是通过复杂的变化而变得丰富生动。
前面我们提到在舞蹈中出现突然的静止,也是节奏的一种处理方式,在舞蹈中通常表现为 “哑场”或“静场”的状态,这种短暂的静止并不是真的停止,而是由身体通过节奏的变化表现出的对比,这种节奏手法的运用促进作品表达更加深刻。
在音乐和舞蹈的配合中,舞蹈的节奏可以与音乐的节奏协调同步,也可以与之交错,形成对比与呼应。我们可以弱化听觉节奏,突出视觉节奏,也可以突出音乐节奏,弱化视觉节奏使作品更有感染力,例如三人舞《爸爸的画笔》当最后音乐响起时即使手拿扫帚的“爸爸”造型不动,却也看的观众泪流满面。这个作品合理的利用了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音乐的对比和呼应扣人心弦,尤其是中间部分运用扫地的声效,节奏长短高低的变化配合演员动作幅度的改变,使“爸爸”工作时的疲惫和辛苦得到了充分的抒发。在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节奏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渲染了作品的情绪。
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舞蹈的节奏是动作与情感的媒介与桥梁,有些节奏很清楚能够感受到,但有些节奏不很明显,越是在节奏不明显的音乐中舞蹈,我们就更要去理解和掌握节奏,打破音乐节奏的束缚,了解舞蹈的不同风格,利用节奏将舞蹈动作清晰演绎,这对我们进行学习、表演和编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善于培养自己感受音乐的能力,运用舞蹈节奏的变化配合肢体语言充分表达艺术情感。舞蹈的节奏赋予了舞蹈艺术的灵魂和活力,就像诗歌朗诵中的韵律一样,让我们在舞蹈和音乐的共同作用下感受到艺术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