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代官服和服饰

2020-12-07 18:24朱博
魅力中国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官服武官文官

朱博

(内乡县衙博物馆,河南 南阳 474350)

服饰包括服与饰。服,指衣服、帽子、鞋子等穿着物;饰,则指盘囊印绶、笏板腰牌、朝珠等一些官服上的附加物。官服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着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官服的质料、色彩、花纹、款式都被赋以天道伦理、封建礼制、身份地位等诸多涵义,成为封建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一、中国服装的发展历史

(一)御寒遮羞的最初阶段

上古时期,原始服装——树叶裙的出现,揭开了服装史的序幕,服装有御寒、遮羞、装饰三大作用,人类最初的着衣目的主要是为了御寒。原始社会,兽皮是人类服装的主要质料,还佩戴兽齿、鱼骨和贝壳等,不仅是为了装饰,还包含了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二)阶级初步分化的礼制阶段

商周时期,中国冕服制度已趋于完备,帝王百官皆穿礼服。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决定了礼服不同的纹饰和质料。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

春秋时期,衣服的长度多在膝盖上下,都是小袖。整件服装包衣领、衣袖、衣缘等处,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进行服装改革,他推行胡人的“胡服”,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便于活动。

秦汉时期,公侯百官皆穿袍服单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春夏秋冬四季分别按青、红、白、黑四色着服,而且还要佩戴鞶囊印绶,展柜当中的鞶囊就类似于今天的荷包,而印绶则是汉朝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官员平时在外,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的鞶囊里,将绶带垂在外边。从印绶的尺寸、颜色及织法等方面区分佩绶人的等级身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服饰大融合时期,此时的饰笼冠大袖翩翩衫子,成为一时的风尚。

(三)富丽华贵的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团领袍衫是男子普遍穿着的常服。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时仍穿礼服,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宋代朝服沿袭汉唐服制,只是颈间多戴方心曲领。

(四)阶级分明的明清时期

明代官吏多戴纱帽、幞头,身穿盘领窄袖大袍。特别是明代的补服制度成为区分文武官级别的重要标志,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缀以一方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以示差别。

清代的衣冠服饰既吸取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保留着本民族的着装习惯,是中国历代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的。清代规定,男人穿旗服,女人穿旗袍。袖子为马蹄袖,便于骑马射箭。服色方面,不分品级,统一用蓝色和石青色。补服多穿在袍服之外,袍服又称蟒袍,以蟒的多少来区分等差,并继承了明代的补服制度。

二、清代官服的鸟兽含义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官服融合了满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也是阶级等级区分、礼仪身份象征最为突出的服饰。

(一)补服的整体内涵

清代的官服沿袭了明代的补服制度,级别区分的主要依据就是以官服前胸后背上的补子图案,文官胸前绣飞禽,代表了文官的智慧,武官绣走兽代表了武官的勇猛,不同的鸟兽就代表了文武官不同的级别。除此之外,在帽子的顶珠也是区分品级的重要标识,不同的顶珠代表不同的级别。因此,“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就是从古代的官服演变而来,最初是一个中性词,代指做官的人,到了明朝中晚期,出现了宦官专权,文官爱钱,武官怕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

补服是明清两朝品官服饰中最重要的等级标识,总体上分为圆补和方补两种,皇亲用圆补,文武百官用方补。文官所用的九种吉祥的飞禽,总体上有清正廉洁,安宁和谐,富贵长寿等寓意。武官补服是八种凶猛的走兽,总体上有褒扬武威,佑护平安之意。

(二)补服鸟兽的含义

文官一品仙鹤。即丹顶鹤,传说为仙人所乘之鸟,象征长生,长寿,存世久远。其形象代表骄傲与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因为如此,鹤补作为补子的首选。

二品锦鸡。也称金鸡,多产于中国西南部,喜欢单独或成对硒止于山岩,树枝间。因其头部长有丝网状羽冠,尾羽长披,且周身覆以金色,彩色羽毛,而被人们所青睐。其形象寓有华丽富贵,安稳持重之意。

三品孔雀。它是传说中的风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幸福之鸟,多生长于我国南部或西南部,因其羽毛艳丽绚烂,尾羽艳丽多姿,而受人爱重,并把其作为官帽上尊贵和奖赏的装饰,称为花翎。

四品云雁。习称大雁,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候鸟,具有超常的体能和毅力。春秋两季南北迁徙,于空中组成优美的雁阵,落成时结成紧密的集体,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和团队配合精神。其形象代表坚韧服从和奉献,因此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

五品白鹇。它产于我国南部地区,是有名的观赏鸟类,周身洁白如雪,清高自傲,故被引喻为清廉与正直的化身。

六品鹭鸶,即白鹭,是南方地区田间常见的一种大型水鸟,以啄食水中小虫为生,因相伴农人耕种而受到人们喜爱。

七品鸂鶒( xi chi)。它是一种水鸟,体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故又称为紫鸳鸯,因其体态优美性情温顺而受到人们喜欢。

八品鹌鹑。为北方一种鸡科类动物,体态较小而温和,因其名与“安”谐音相同而受到人们爱重,其形象代表平安和顺安居乐业。

九品(含未人流)练雀。即喜鹊,也称绶带鸟,因其尾羽特别修长,可借其形象祝福高寿,是古人所视的吉祥之鸟。

武官,一品麒麟。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可辨人之好恶忠奸。其形象代表万事皆瑞天下太平之意。其头上有角,似鹿,身形似狮有麟甲,尾象牛尾。它是传说中的四灵(龙、风、麟、龟)之一。

二品狮子。狮为百兽之王,其形象可谓智慧的化身。以狮为标识,可代表为官的威严与公正。故宫殿、衙署、庙宇、大型宅第等处都有石师以壮威严。

三品豹。习称金钱豹,豹子混身充满力量,出击时速度迅猛,所向披靡,其形象寓有果敢,正直和敏捷之意。

四品虎。习称老虎,是传说中的山中之王,它体态优美充满力量,威风凛凛而蔑视仇敌,其形象代表至尊无上的权威与公正。

五品熊。熊力大无比勇气超群,性情忠诚又憨态可鞠,其形象代表勇武,率直和忠诚。

六品彪。彪是一种小虎,其形象代表力量和勇气,用以倍护生灵,保卫黎民百姓。

七八品犀牛。它习性耿直,力量冲天,其形象代表忠厚、强悍与威严,以佑护人们平安。

九品海马。它是海中异兽,体形似马而深居海洋,既可奔驰陆地,又可海中逐浪,是水陆两处皆可驰骋的神兽,其形象代表超然的能力与灵异的智慧(以上资料见李理著《清代官制与服饰》)。

监察官獬豸。它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人称独角兽。平生好讼,善辨曲直,与人争斗时即以独角直逐理屈不公者,因此它的形象成为正直严明、秉公断案的化身。特用作中央到地方各级监察官员的补服图案。他们的公堂屏风上也多以此为标志。

(三)清代官服的服饰内涵

朝珠。清代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还可佩带朝珠以示高贵。朝珠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为108颗,清朝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职五品以上,才可佩戴朝珠。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每隔27颗珠子中间加一颗佛头,将108颗朝珠分为四个身子,寓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装饰图案。官服下端斜向排列的线条称“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江牙海水”。海水即海潮,潮与朝同音,表示吉祥绵续、国土永固之意。

三、清代服饰的政治意义

(一)清代官服的穿着时间和场合

由于官服是官吏等级的象征,所以穿着时间场合也有严格规定,凡庆典俱穿蟒袍补服。平时每月初一、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只穿补服,迎送谒见上司,只穿补服不得穿朝服。

(二)清代官服的赏罚

清代官服不仅表现在等级方面,也表现在奖罚方面,皇帝特赐某种服佩是一种奖励(如赏黄马褂、孔雀翎等),削夺某种服佩则是一种惩罚。因此戏剧、电视上偶尔有革去顶戴花的削官场面。

官服产生于阶级社会,是古代礼制文化的载体,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缩影,在每个朝代每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官署文化和封建礼制文化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猜你喜欢
官服武官文官
搞笑,古人是认真的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驻外武官怎么派?驻日本、朝鲜大使馆武官调整
“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
不学无术
官服是个奢侈品
官服是个奢侈品
南北朝官服的“轮回说”浅析
便宜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