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广西 南宁 5306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课堂教学等多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当今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有很多难题急需解决,其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点就是小学生对于题意解读的思维不强,而且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导致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大部分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无法高效的传授教学内容的,完不成教学目标。为此,本文对这些问题和解决策略做了分析。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解读和思维能力,所以学生需认真地读懂应用题的题意后才能作答,这就需要小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定力,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读题,从而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另外,小学生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学习,在数学函数学习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非常薄弱,甚至在数学应用题解答过程中会因为多余的变量而导致思维模式上的阻塞。这此都不利于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应用题的解答,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解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同时,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尚未完全,他们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不能真正理解应用题的要点,出现错误理解。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题方面的解答要求小学生必须有较强的数学知识积累,并且能够在解答过程中变通灵活地运用所积累的数学知识,从而写出正确的应用题答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小学生对知识的反复记忆,同时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但是小学生逻辑思维差,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对小学数学学科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小等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单一,甚至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教学模式。这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会独立思考,不会主动学习。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不懂得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题的解题的过程中只追求答案标准化和规范化。如对于鸡兔同笼等题型,教师只是让学生总结出计算公式,导致学生在遇到隐性的同一题型时不懂得变通,形成了固定思维,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小学生来说,其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形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等一些新兴的科技教学来辅助工具,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结合,运用直观教具和音频、视频等,以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直观的印象。
数学应用题本就源自于生活,故而也应用于生活。如何让小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知识,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数学现象,将其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中,以此防止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以及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为例,小明去小卖部买零食,一袋方便面2.5元,一根火腿肠2元,小明买了2袋方便面、2根火腿肠,而小明手中有1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里面涉及到了乘法以及减法的运用,教师则可利用这一类贴近生活且学生常常见到的案例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应用题的多元性教学目标。
当前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表明,小学数学应用题知识不仅仅是一项学习任务,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所以,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全能型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