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
(晋江磁灶中学,福建 晋江 362214)
“体育精神”一词源于西方。最初,学者们把它定义为:产生于有组织的、以规则为指导的竞争性身体活动过程,又在各种体育活动实践中不断丰富延伸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包括追求卓越精神、公平竞争精神、自由和平精神、契约体育精神以及运动家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与核心,在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熏陶、职业精神塑造、健康人格养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发扬体育精神,就要充分挖掘并拓展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促使其人文价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矫治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体育精神也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学生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体育不仅是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促进人格塑造和道德提升的有效手段。伟大的体育家顾拜旦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从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将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思想中”,并强调奥林匹克不但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积极、自由以及和谐的现代伦理,更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遗产。该种体育精神,要求把体育运动渗入于文化以及教育之中,以此来激发青少年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促使青少年能够以乐观的态度以及强健的来面对和追求美好生活,让他们的品质和精神、身体和心理趋于和谐化地发展,促使其自身的美德和潜能得到充分良好地开发。在体育精神中,伦理价值倡导既要尊重人们的自由创造和潜能,也要尊重人类的优良秩序和文明,进而促使人类一切的伦理规范以及优良道德得以良好地宣扬和传承,这种体育教育理念与德育的完美结合,揭示了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健康的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体育精神所蕴涵的积极进取、勇于拼搏、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精髓,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开学初,通过了解体育运动,让学生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心。例如,女排精神对一代人的鼓励。中国女子排球队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并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2019年,郎平带着新一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成功卫冕。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每一次的夺冠历程不尽相同,有5连冠时代的水到渠成,有雅典奥运会上的惊天逆转,也有像今年这样的“十全十美”。中国女排的10冠王,不仅在中国三大球当中成绩最好,放眼世界体坛,能在不到40年间十夺世界冠军,也是极其少见的。而作为中学生,应当将女排勇敢拼搏以及完全战斗的精神作为学习目标,要想女排队员一样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敢于拼搏,无所畏惧,团结友爱、努力钻研,勇攀高峰,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
在日常体育运动中,诸如长跑运动中遇到“极点”,是勇于坚持还是半途而废;接力比赛中,应当互相鼓励还是计较埋怨;篮球比赛中遇到侵人犯规,是礼貌面对,还是“以牙还牙”,这些都要求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例如,田径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球类比赛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整队集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调动是对学生进行步调一致的教育,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的相互保护与帮助,都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如,体育运动常见的竞赛能激励学生奋勇拼搏,不怕困难,力争上游;评比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协调他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奖励优胜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甘失败的心理素质。
在每年的校运会动员班会上,我们都要求学生在体育游戏和比赛中遵守规则,尊敬裁判,服从判罚,遵守体育场地使用规则,与同学一起共同维护体育场地和健身器材,维护场地清洁、卫生。在比赛中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维护体育环境和氛围。在交流中能够平等地对待同学,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相互信任。能够在比赛和游戏中给同伴更多的机会和援助,能够主动承担对同伴的保护与帮助,并增强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