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区共建“一体两轴三圈”美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上海电机学院“明德书苑”为例

2020-12-07 21:32吉文斌董雪静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临港明德学分

吉文斌 董雪静

(1.2.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上海 201306)

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海电机学院积极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的需要,以学校特色美育社区“明德书苑”的实践与探索为基础,创造性地将产学研合作经验成果向美育新领域延伸,积极构建校企区协同的、以“一体双轴三圈”为核心的“书苑+”美育模式,获得良好的育人成效及社会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明德书苑”为代表的美育平台;“三圈”指的是校企区同画的美育“同心圆”;“双轴”指的是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区(社区)合作的成功机制引进学校美育体系,以及将美育成果输出企业、服务社区的两个路径。

一、以“明德书苑”美育社区为主体,推进学生自管自育

明德书苑是学校贯彻立德树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创新而成立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特色美育社区”。

明德书苑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以弘扬“明德至善、追求卓越”的电机校训精神为宗旨,通过提供非形式教育,推展“课程·项目·活动”相联动的文化素质教育空间,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促进学生精神成人和全面发展,为营造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明德书苑的运行实践中,积极实现“三力+”。一是“美育合力+”,明德书苑书苑由艺术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教务处、团委、学工部、二级学院等协同,集中协调美育中教学管理(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学分管理、日常教学等)、活动管理(社团建设、项目开发、校外展演竞赛等)、资源管理(师资、物资、宣传、外联等)等具体事务,使校内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区合作等)美育资源在明德书苑形成最大合力,达到“书苑+”的建设目标。二是“美育动力+”,明德书苑的组织运行能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美育过程是提升学校美育质量的的重要动力。为此,明德书苑采取“师生同管共治”模式,分设“导师委员会”和“学生自管委员会”。聘请校内外教师为学生开设特色美育课程、开办专业讲座、设立名师工作室、担任社团指导、参与活动策划、参加培训等,充分调动教师育人热情。同时,公开选拔学生苑长及自管会成员,采用苑长负责制,所有部门及社团均由学生自管会成员负责,由学生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社团、品牌活动、品牌作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书苑运作、项目运营、达人课程、社会拓展等,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创新,通过自治自育让美育的基因入心入行,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诗意的学习和生活,为营造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的校园文化增添色彩,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美育效力+”,以明德书苑为平台,不断凝聚校内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区合作等)美育合力、持续激发师生美育动力,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效力。

二、构建内中外育人“三圈”,校企区共画大学生美育同心圆

首先,加强“书苑+课堂+社团”的育人内圈建设,让学生美育素养切实得到培育。学校以市级优质课程《经典文学与诗意人生》《华夏美谈》,校级重点课程《中国爱情文学赏读》《中国气质》《音乐欣赏》等为引领,建设人文通识课程群,在培养方案中落实修读学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四年学习生涯期,并按照“以学生为中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理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成效。同时,加大课外实践创新,鼓励自主探访上海红色地标、海派文化等,《新场古镇历史文化调研》《从竹枝词考察近代南汇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获批市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项目。学校还以书苑为平台,积极孵化优质社团、创建特色工作室、组织品牌活动、推进“万人登台计划”,让学生获得优质素质拓展学分。同时建立健全明德书苑美育在线平台,开设“红色电机”“气质电机”“诗意电机”“印象电机”等栏目,展示学生课程所学、生活所用,充分发挥人文课程和艺术社团育人合力。

其次,加强“书苑+企业大学”的育人中圈建设,让学生美育素养得到丰富拓展。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临港集团、振华重工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联盟,联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大国工匠代表走进课堂,主讲《中国装备》系列课程,弘扬工匠精神。临港集团创新管理学院与学校合作探索校企协同美育、共同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工程师”的新途径提供强大企业支撑。学校正在与临港创新管理学院试点文化素养学分互认,以明德书苑为平台,探索为电机学子定制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及创业规划等课程,企业工匠加入学校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树立学生职业信仰,学校也遴选学生到企业大学参加学习培训,亲身感受企业文化,获得学分。振华重工集团在学校校庆66 周年之际捐赠“月河朗读亭”,供学生在月河畔朗读抒怀;合作企业还与学校定期合办“月河诗会”及“月河朗读赛”,助力学校文化建设。

再次,加强“书苑+社区学院”的育人外圈建设,让学生美育素养得到可持续创造。学校与浦东新区申港社区签约文化共建,并以学校所属明德书苑和社区所辖临港·南汇新城诗歌艺术馆(学员班)为平台,学校与社区共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美育实践基地是学校聚焦“三全育人”、深入推进产教城融合、积极构建“三圈四共”大学生美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社区的广阔舞台和市民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淀充足养分,也将为学校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积累厚实土壤,学校与社区的文化美育共建合作也为临港新片区的文化建设与繁荣贡献了各自的力量。

三、促进协同美育机制“双轴”互动,持续提升学校美育成效

学校通过临港五校合作联盟、学校与临港集团及南汇新城镇政府合作项目及运行机制,以明德书苑为平台,充分发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区合作优势,整合美育资源、辐射美育成果。

第一,落实“请进来”的驱动轴建设,校企区协同拓展美育空间,让师生得实惠。首先做到校企区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区专家及非遗传人等通过书苑平台共同研发课程、研讨培养方案、编订教材,着眼于学生能力素养、职业拓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素质的融合培养。企业大学和社区学院也可根据学生需求,在企业大学和社区学院复制“书苑+”模式,为学校定制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建设的高效规划。其次做到校企区共通学分互认。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人文艺术通识必选课”2 学分及“素质拓展”5 学分,这类学分可以在临港五校、企业大学、社区学院等得到认定和互通,从而使各校美育资源得到集中优化,在校大学生又能获得企业工匠技艺的传授和社区非遗特色项目传承人的教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企业大学学习培训获得的学分既可以认定为学生在校素质拓展学分,又可以作为今后入职培训的参考学分;学生在社区学院从事文化服务、担当文化使者或文化志愿者服务可以作为今后步入社会时的社会服务积分的重要参考。

第二,落实“送出去”产出轴建设,把学校美育成果送进园区、送到社区,让学校美育在反哺社会中实现价值。学校美育重在实践,积极倡导品牌文化活动、明星社团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园区、走进市民社区,校企区为学生展示才艺共同搭建大舞台,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和实现自我的自信。学生自编自演的校史剧《春雪生机》走进校友企业、走进共建社区,通过演出既扩大学校社会声誉,又培养了学生爱校荣校的热情。学生社团走进企业学院、走进洋山深水港码头、走进申港社区、走进周边中小学,参加“临港·师者”、“爱尚红歌汇”、“表白祖国”、“申港之梦”等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慰问学习临港建设者、讴歌新时代临港幸福生活,真正实现美育化心入行的教育目标。

上海电机学院所处的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智造城”、“滨海未来城”,高校与地方区域文化的互融、互动,为高校服务地方区域文化发展也提供了良好机遇,学校正在全力推进的校企区共建“一体两轴三圈”美育模式,有利于增强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新体系建设,实现学校美育成果向企业、社区的有效延伸,不断满足临港生活者(学生、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建需要,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临港明德学分
上海临港的海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