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莲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闸小学,江苏 扬州 225215)
生活中要重视阅读,具体有哪些做法呢?
(一)培养儿童的求知欲和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处处皆问号。如何让生活中一个个问号变成实实在在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系统阅读了。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家长可以通过问题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举一反三,让他们自己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这样获得的知识在孩子头脑中是最深刻的,而且这样的知识也是最全面的。例如,孩子对天空的星星感兴趣,家长也不是百事通,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买一本关于天文方面的书籍,陪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从书中了解若干知识,也许对天文就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同时家长孩子共同提升,岂不美哉。家长还可以和孩子隔段时间去逛一次书店,让孩子徜徉在书海,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一定是美美的事情。这样孩子选的书籍,他自己也有兴趣去读。
(二)阅读是生活的,阅读可以交流,交流是倾听和说话的过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交流可以是阅读的内容,读了什么内容,自己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哪里写的好?也可以从写作方法方面交流。所以,第二家长要给孩子充分说话的机会,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阅读是快乐的,家长千万不要强求孩子说出读懂了什么,复述书本内容等等,这样对于阅读启蒙来说可能适得其反。
(三)阅读在生活中是随机随时的。家庭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阅读书本,还可以是随时在手机搜索的一些知识,还可以是一些当前流行的微课、小视频,这些都是家庭阅读的重要方面。家庭阅读可以是长时间的,也可以是片段化的,只要对孩子成长有益,只要孩子感兴趣,方式都是随机的。当然阅读也是随时随地的,当孩子有了问题了,家长不能不闻不问,或者给予模棱两可的回答,可以借助书本或者现代强大的网络,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思考。孩子获得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举多得。
家长给孩子再贵重的礼物也不及为孩子打造一个自己的阅读空间,这是家庭阅读实现的硬性条件。这个阅读空间占据面积无所谓大小,一间书房或一间卧室,甚至一个拐角或一个飘窗就可以。不大的空间,更加紧凑,更加私密,也更加自在。这个空间一定是安静的,独立的。因为阅读是静谧的,让孩子不被打扰地阅读很重要。安静的场所,可以让孩子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深度阅读对孩子养成阅读兴趣很重要。这个家庭阅读空间不需要设施全面,物质条件很好。重要的是根据家庭条件,适合儿童的成长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个阅读空间还需要一套舒适桌椅,一个充足的采光或一盏柔和的台灯,还有笔和纸张。阅读是长时间的,舒适的桌椅可以让孩子长时间的阅读而不累。光线适宜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同时让空间的氛围更加鲜活明亮,避免呆滞死板。若是自然光线不足,可通过灯具改善,灯光不宜太暗或过亮,接近自然光为宜,使用时眼睛更加舒服。
一个阅读空间还能放点什么呢?首先一个是绿色的植物,其次放一个是具有仪式感的道具。前者是如果阅读疲惫可以进行一定的视觉转移,对孩子预防近视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仪式感的道具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加专注的来进行阅读,比如一定“阅读帽子”,当带着这个帽子坐在这个空间里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有人在里面阅读,大家就不会打扰他,他自己也能意识到自己在阅读。在这个空间里,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可以亲子共读,可以分角色朗读,家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家庭阅读如何坚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坚持一段就不知所踪,笔者认为形成家庭阅读机制很重要,这是家庭阅读启蒙的关键。
家庭阅读机制就是长期的、完善的、有序的家庭阅读计划或方案,可以详细为几年的阅读计划,也可以为短期的一张阅读打卡表。有了这个阅读机制,并且保证实施,才能让家庭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起到真正效果。
家庭阅读机制的制定是多方面结合的,定内容,定时间,定进度。定内容首先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读什么书,对哪些方面感兴趣?还要针对儿童的阅读水平,空余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及能力等等选择,当然也要根据当前孩子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的需要。家长作为指导者,要把好大方向,切实做好监管的责任。定时间,要根据家长和孩子的时间,每天找个时间,哪怕短到十分钟,也要坚持阅读。这个就要利用打卡制度,打卡可以是一张表格,也可以是微信或者其他软件实现数据打卡。定进度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水平,每天一点点,一点一滴最后汇聚成知识和能力的海洋。
综上所述,作为从业多年的语文教师,深知到了初高中阶段,孩子的语文成绩往往极难提高,关键是阅读和作文的能力提高难度大,因为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天能培养的。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有心的家长,在儿童开始阅读的时候注重儿童阅读启蒙,生活中注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重视家庭阅读,真正把时间从手机中挤出来,和孩子一起阅读,你和孩子一定是快乐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一生也许会因为阅读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