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新课改中增添的各种标准对于现代初中教学及初中生来讲,已经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即强调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更加贴近,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可保证其在生活当中收获各种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体现出数学学科在自然学科及实际生活当中的作用,从正面回应生活中那些说数学没用的言论。在平时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或者是数学概念,其产生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生活上及互联网上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了解,保证生活与数学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老师指导下,了解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将学生更加容易带入到这个数学场景当中。例如,在初中数学抛物线的学习中,可以将抛物线和生活当中的投篮、跳远等活动进行联系,这样学生则可更加容易对抛物线基本概念进行了解。又比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进行反复的折,将等比数列与折纸的厚度进行联系,学生可以清楚地对等比数列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并理解性的记住等比数列的关系,同时明白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区别。其实这些知识和生活当中的多个现象都可以联系,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举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摆脱无味枯燥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保持对数学知识的热爱。
计算机的显著性特点之一有人机交互特点,计算机的使用可帮助教师制作出富有感染力且图文并茂的课件或是视频展示,并且可以进行及时反馈,此种交互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交互性技术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习题的训练是初中数学课堂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方式是学生自愿到黑板上进行做题,做题完毕之后再进行点评。但使用交互方式,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件训练,学生在笔算完毕之后进行正确答案的选择,若选择对了,窗口则会弹出鼓励性的文字对学生进行鼓励,若选择错了,也会弹出相应的文字,让学生再次进行答案的选择,直到学生将此题答对。若尝试三次失败之后,则会对正确的答题步骤进行显示,此种方式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重要手段,提升学习效率。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教师也可以从服务器上对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及错误率进行查看,使用此方式将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人机交互模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课堂的配角,教学内容、方式、作业练习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被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交互环节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及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的深浅进行选择,并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练习。初中数学的习题课或者是复习课,非常适合与人机交互学习环境结合,初中数学教师具备课件制作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作,从知识的复习及例题的讲解中,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被设置成为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学习,这一层级的内容掌握之后,再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去,此种交互方式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多种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积极及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现学习主体的地位。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更加重视学习结果,轻视整个知识获取的经过。在课堂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进入到的学习空间非常有限,自由学习时间也非常有限,很难进行主动地学习构建,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对问题思考的程度也很有限,很难对知识背后隐藏的思维及思考方式进行感悟。在目前学习当中,核心素养与互联网+背景的结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视这两点的充分利用,不能仅仅只靠单纯的知识讲解,需要依靠各种感官共同协作获取一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这一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教具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教具进行展示,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几何的创建。与此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和立体图形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示,让同学根据媒体当中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自己动手进行立体骨架的搭建,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对点线面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进行感知,对学生的立体思维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各项技术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上述几点措施进行充分实施,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背景下,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对待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