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凤琴
(鹤岗市大陆南小学,黑龙江 鹤岗 154104)
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对于章节授课任务,需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进行小组互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积极的完成问题的讨论,并且明确思考的观点,通过小组中的组长去完成讨论内容的整体,最终提出讨论意见,最后将其交到老师的手中。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能够让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把具体的思考内容使用语言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其构成“知识思考”和“知识表达”等过程,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性的学习思维。
教师需要挑选新型的学习考核方式,使用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学生对章节内容的吸收效果的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考核过程中竞争意识的养成,强化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的表述能力,能够让学生了解他人进行思考的形式,构成一种高效的思维交流方式,深化学生在问题处置上的能力,让其能够深入的掌握数学解题技巧。
1.融合教学理念。小组互动学习模式里,授课教师需要改变原本的教学形式,把课堂主体变成为学生,改变传统总结性内容传输的一种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加入到数学思考学习的过程,将学生思维里涉及到的数学辩证潜能激发出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综合价值。在授课同时,教师需要将章节授课内容作为基础,强化对学生问题思考的指引,为学生建立小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不断地将本身的探究性数学专研能力激发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自由讨论提供所必须的条件。
2.融合教学案例。人教版授课任务《制作活动日历》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日历和年月日有关时间计量单位的认知,强化其在时间上的计算能力,让其能够合理地处置多重数学问题。小学阶段学习的日历知识相对比较单一,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完成电子日历的呈现,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建立相关的讨论话题:总结日历特点和其存在的内在规律。学生将小组作为单位,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总结。在学生讨论声不断降低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询问,小组分别将小组讨论结果交给老师。教师对于班级多个小组总结的内容,对其给予有效的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切实地了解到学习的存在的不足,强化学生进行日历数学概念上的理解,强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时期,学生是第一次较为深入的接触数学知识,在对数学问题给予处置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因为受到时间的制约,教师不能够一一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使得很多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被积压,最后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能力以及学习的效率不断的降低。可是,每一个人学习与理解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教师能够采取分组的方式去完成对学生的分组,引导学生将小组作为单位共同学习进步,并且,教师还需要注意针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引导学生之间强化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可以彼此的帮助,共同的完成合作学习,让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生和学生因为年纪相仿因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角度与思考的方式自然会出现重合,并且,他们在遇到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所以,在把互助教学形式使用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完成组内以及组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小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主要的,假如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很多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上就会变得十分的被动,这样的一种情况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带去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合理的处置出现的问题,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为小学生制定学习的标准,然后为小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其完成自主学习,让小学生可以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找出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并且,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处在的主体位置,让小学生可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教师当前的教学工作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完成。互助教学的这种教学形式针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益处,所以,教师需要勇于放手,真正地让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在进行授课时,结合小组互动的方式,能够为小学生缔造一个全新的课堂交流方式,便于学生完成学习与思考,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表达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学生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强化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因此,充分使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数学教学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