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运用

2020-12-07 06:54:13聂敏芳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长方形数学教师习惯

聂敏芳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四股桥小学,江西 上饶 3347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让他们只是被动服从教师的安排,要有自己的思想。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收获以及问题解决的满足感。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要引导小学生们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掌握的知识对自己有最大的帮助,而自己是数学学习最大的获益者。那么小学数学就需要给学生们提供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情景和要求,让小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获取一定的知识,让能力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主要的学习活动,要体现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性,要有系统的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小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获取更具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可以从培养他们具备主动进行学习的习惯开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强化的方法,让小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到对数学问题的钻研和解决上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丰富的经历,对于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促进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让自己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在数学思维习惯方面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系统化的逻辑化的数学思维。而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模范,要富有创新精神,富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并且把自己探索的发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分享。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像小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研究对象,把生活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中,我只让学生准备了若干张长方形纸,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自己编题,并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思考后,编出下列一步应用题:(1)一张纸,小华用2/4 座数学作业,用1/4 记家庭作业,他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数学作业比记家庭作业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或记家庭作业比做数学作业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一张纸,小丽用3/5 做长方形,余下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3)做长方形的纸是余下的几倍?短短几分钟,老师没有给予任何提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答了问题。这样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效果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迁移法,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抓住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掌握引起迁移的诸多因素,努力促进有效迁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通过把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又通过把一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1/3。又再通过让学生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就这样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的直观形象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

三、通过引导式的评价和鼓励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经验非常缺乏,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因为抽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所以脑子当中总会有很多的问题,有问题非常好,正好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大好机会。所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但自己要经常提出一些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把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地讲出来,不管是在课上当堂提出,还是在课下单独向教师询问。总之,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需要求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求助,不放过任何一个困惑。

很多的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特别看重自己的成绩。这可能会干扰到他们自主学习时候的状态。如果一道题看了一遍没有思路,他们心理上可能会紧张焦虑,觉得自己不会分数考得会更少,因此他们不但不会深入钻研把这道题做出来,而且可能会轻易地放弃,在以后做题的时候避重就轻,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题,这样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教师不能总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是如何取得了这些成绩。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他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与获得成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专注学习的价值和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将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灵活、生动、有趣,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才能真正使自主学习发挥有效作用。

猜你喜欢
长方形数学教师习惯
我爱长方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上课好习惯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分类数 不出错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巧替换 妙解答
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