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乡中心校,四川 雅安 625000)
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来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弥补存在的不足,将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历年来,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学习的人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和令人艳羡的自制力,是老师喜爱、学生崇拜的对象。与之相对的是合作学习模式,将若干同学分成小组,针对一个问题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看法,不仅氛围融洽,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一个小组中,各个同学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针对物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们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启发,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讨论中,由于学生们之间有一种自我认识上更和谐更平等的,不同于学生和老师之间教学与被教的关系,同学们之间更容易互相质疑、互相反驳,这种反驳与辩论更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培养了其逻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诚然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学习效果,很多课堂也正在践行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部分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合作学习中教师将全班同学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若干小组,由于小组成员存在个性差异,部分同学外向,善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并驳斥他人,也有部分同学偏内向,不敢提出问题、害怕被驳斥。另一方面,部分同学习惯独立学习思考,不喜欢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习,认为这种讨论会打乱自己的思路,这些都导致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同,有些同学积极热情,而有些同学显得沉寂。
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初衷是通过学生们探讨“理”,来达到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并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但是部分情况下,小组讨论并没有针对本节课物理知识进行讨论而是偏离了路线,也正是由于分组讨论的情况下,教师不可能每个小组都兼顾到,所以一定程度上教师不能起到领导作用,不能带领学生围绕主线进行学习活动。另外,小组之中没有秩序,具体表现为发言无顺序,观点无记录,和课堂无关系,甚至部分同学浑水摸鱼。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即将到来的小组讨论做一定程度上的铺垫。同时提出本节课讨论的重点,给予学生一定的关键词或提示,通过板书的方式清楚展示本节课合作学习的脉络,以保证学生们的讨论在知识框架内进行。另外,教师应该留意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在监督学生合作学习中进行指导,在对本节课合作学习总结的时候重点讲解。如此,教师就贯穿了合作学习的开始、过程和结尾,发挥主导作用。
在进行课程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准备。第一,教师需要认真选题。对于物理课程来说,部分知识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增加交流拓宽视野,也有部分知识并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对于学生们难以理解的知识,合作学习能增加理解,印象深刻,而某些知识通过简单的讲解即可理解,或者需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不必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且合作学习的成本比较高,更需要老师精选课题,而不是盲目跟风,为合作而合作。第二,教师应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积极性较高的成员,来带动积极性不足的成员,重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让知识储备量、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第三,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师也需要做出指导,比如整个小组由谁领导,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谁记录,具体的操作由谁来完成。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物体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实验探究,可以指导学生分配仔细认真的同学记录,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操作,完成之后再互换角色,确保每个同学都有亲自操作的机会。最后,教师要认真设计最终总结的环节,让小组总结经验及结果,提出在合作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重要的问题记录并共同讨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及时做出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学生们的付出予以肯定,以增加积极性;对表现一般的同学指出不足,帮助其进行正确理解,弥补缺点。合作学习的优势不只体现在对知识的把握方面,还体现在培养合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互助交流能力等方面,所以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多角度进行,表现在对知识运用方面、提出问题方面、善于交流方面表现,对较好的同学针对性的予以评价,并为其不足的部分合理给出建议。在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在最后阶段应及时评价小组的最终成果,让积极性高的同学展示小组学习,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作用。
由于合作学习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故初中物理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教师应通过主导合作学习,贯穿合作学习始终,在学生自由发挥与紧密结合本节课题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严谨设计学习模式、及时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增强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