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精神研究

2020-12-07 13:32何丽
魅力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求是哲学思政

何丽

(贵州省惠水县民族中学,贵州 黔南 550600)

前言:

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拂去心灵的迷雾,看到真实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求真去伪”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几乎占据着主导地位。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无论是教学之道,还是学习之道,都囊括在这寥寥十六个字中。对于高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追求“真知识”“真品格”,让学生“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伪知识、伪学问、伪感悟、伪行动、伪面孔都要不得,必须秉持“求是”之精神,虚心学习,时刻存疑,明辨对错。要怀有一颗会思辨,懂探究,好钻研的心灵,能够真心实意地进入知识的内部,层层抽丝剥茧,验证“真身”。还要善于追本溯源,找寻知识的源头,以此求证真伪。本文对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精神进行研究。

一、思政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必须要永远坚持,永不能丢,它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观点与形而上学形成了根本对立,我们在思政教学中应注重把理论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但并非只重实践,也要重理论知识,只有理论掌握才能更好的赴之实践。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状态,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的心理进行重点剖析,运用恰当的理论开展教育,使学生从根源上认识并改正,这样才能更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要联系社会与生活把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结合,实践越深对于理论掌握的越透彻。学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把理论内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1]。

二、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时刻存疑,明辨对错

格罗夫说:“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真理。”可以说,真正的科学更偏重于理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感性泛滥而对自身明辨能力的削弱。列宁说“政治是一门科学”,因此政治必然会带有科学的特点,以追求真理作为唯一的目的。政治课教师要以一种面对科学的严谨目光审视高中政治学科,秉持一种“求是”精神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要将这种“求是”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时刻存疑,明辨对错。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信息日益复杂的今天,“求是”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促使学生“大海淘金”,在茫茫的知识海洋汲取精华,去除迷惑人眼的沙砾。例如,教学“生活与哲学”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汇编判断题,让学生通过存疑、思考,明辨对错。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哲学源于人们的思想。”有些学生觉得哲学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东西,所以必定也产生于人们的思想。有些学生存有疑问,“不去行动,不经过求证,产生的思想会是被称为‘现世的智慧’的哲学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只有上升到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的思想才能被称为哲学。

三、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基本是电脑,手机,杂志。所有的资源和知识都是间接得来,没有经过实践而直接获得,都不过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调查。当然这与现实环境也脱不开关系,学生没有大量时间,精力和能力条件开展实践调查。这就要求高中的思政教育要具有实践性,时代性,不能一成不变照本宣科。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想认识的过程。例如在高中应积极开展寒暑假调研活动,开展符合当时当地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考察,采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经验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2]。以“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这一知识不仅是以文字方式摆在书本上的经济生活规律,也是活灵活现反映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从大的方向来说,这种规律具有长期性,但从具体的方向来看,却因地域差异而表现得大同小异。因此,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顾地域特色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特点,进行照本宣科。要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围绕真实的生活,进行个人收入多种分配方式的观察、概括,通过“深入其里”,获得本质上的认识,然后再“出乎其外”,使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辩证认识意识,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看问题的能力[3]。

结语:

总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要贯彻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实事求是之风在高中思政课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发挥主要作用。这要求高中思政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实践需要为目标,增加社会实践的频率,要求学生善于实践,善于调查,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竞争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实践。

猜你喜欢
求是哲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菱的哲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包哲学
“求是”薪火耀宜州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