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蔚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北城街道办事处 四川泸州 646000)
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一词最早在国外税法中提出,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除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组织的免税机构。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发展种类繁多,涵盖范围广,至今对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通俗的定义。各个国家根据其情况的不同,对其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免税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志愿组织”“第三部门”等。
1997年美国莱斯特萨拉蒙与赫尔穆特安海尔提出,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具有组织性、自治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等五个特征的所有组织都可以称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学者王名看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与市场、政府不相容的公益社会志愿团体就是非营利组织。社会学专家王绍光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具备一定组织规模,专门从事志愿活动且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的团体。部分学者指出,非营利组织,从事公益活动,目标不是为了获利,组织具有公共性,资金来源于捐赠,组织资金提供人不追求回报,不存在确定的所有权。
发展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机构出现臃肿,同时,社会矛盾开始加剧,作为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开始迅猛发展,活跃在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总结起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历程:起步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提速发展阶段;迅猛发展、提质阶段;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不健全的监督体系: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要想造福社会,实现其公益性宗旨,需得从外部建立起一种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这种监督体系可以由政府、公众、多媒体等多方组成。当前,一些非营利组织为满足私欲,开始过分追逐经济利益,违背了最初的公益性目的。或者表面上以非营利为借口,享受政府减免税优惠政策,而实际上却在从事营利性经营,扰乱了社会公平竞争秩序,究其原因在于非营利组织不仅内部管理不规范,而且外部管理缺失,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体系。
有限的政府扶持力度:非营利组织公益性特征使得其发展程度与外界资金支持成正相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民收入水平高,参与公益性组织的可能性就越大,组织取得资本也越雄厚。目前,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程度较高,其余大部分地区因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政府不能很好的提供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资金支援,同时,由于制度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也存在税收减免品类过于单一,税收减免优惠力度不够等情况。
不完善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非营利组织运行良好,首先得满足以下几个先决条件:宗旨明确;管理机制健全;组织运行完善;机构设置合理。不以营利为目的是非营利组织的根本性原则,违背原则,就是违背其公益性宗旨和目标,不能称为非营利组织。如果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那么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管理规则和制度,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组织成员将规章制度视作于无形,组织内部管理较松弛,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良好发展。同时,专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缺失,也是组织内部不足表现,严重制约了组织的发展。
不健全的政策法规:在非营利组织的立法方面,在经验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做出了努力,制定了一些法律条文。但从实际来看,这些法律条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非营利组织需求,内容无很强针对性,比较泛泛而谈,缺乏顶层设计,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如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变更、定检、核销等方面,而对于诸如税收减免的具体优惠、组织内部成员关心的社保待遇、志愿者群体权益、组织基层管理等关键性问题,却没有提出明确的立法。
引入社会监督健全机制。除了政府监督和组织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它具有灵活度高,成本低,群众基础广泛,更加及时,准确有效等特点,能够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约束力得到不断加强,公益资源更加科学有效的用到实处,最大限度的开发有限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非营利组织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监督模式有: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进行社会监督,他们不仅是公益事业的受众同时,也是志愿者和资金资源的提供者。加强公共媒体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媒体报道强大的舆论作用对非营利组织有着极大的威慑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阻止。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虽然我国国情与国外不同,但国外好的做法依然可以借鉴,如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组织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从而促进组织信息的透明公开化。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既包括政策支持,也包括财政支持。政府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程中首先应该起到政策引导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针对某些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和规划,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进来,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使得非营利组织实现了自身宗旨,为公众所了解,接受。同时,政府应从财力方面给与非营利组织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外界资金来源,包括政府、公众和企业支持。当后面两者条件还不成熟时,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对非营利组织尤为重要,解决了后顾之忧,非营利组织才能专致于公益服务中。
强化自身内部控制运行管理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运行的根本是其自身组织和制度建设。要想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非营利组织必须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夯实自身建设。首先,完善组织内部组织架构,保障其独立法人地位,树立正确自治意识,明确宗旨和使命,去行政化,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的代表组织,而是民间化的社会组织;其次,完善信息披露法规,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无偿性使得非营利组织运作的合法化备受社会关注,然而当前许多组织在管理运作时并不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无疑打击了捐赠意向者的积极性,捐赠者无意捐资从而导致组织资金不足,影响了进一步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发展下去。最后,强化组织内部人员管理,主要包括加强人员系统化专业培训,对员工进行客观绩效评估,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为组织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
非营利组织自逐步发展以来,已经得到社会大众认可,其活动范围涉及整个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非营利组织依然存在各种问题,非营利组织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力量以及政府力量的支持,其自身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