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忆 张 浩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
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近年才被提出的观点。从古至今,爱国主义精神就烙印在每一名华夏子孙内心里。时至今日,爱国主义精神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也随之焕发出了与时代相符的新气象。我国在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举世瞩目,正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继续继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勇担建设国家的重任,将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融入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彰显爱国主义蓬勃的力量。
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自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要求,但也有少数学生做的不尽人意。
部分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意识上仍需提高。爱国不是口号,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吸引,造成其认识上的误区和迷茫,削弱了爱国主义精神对他们的积极的教育和引领作用。这些学生淡忘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没有能够展示出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品质修养。
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践行还不够深入。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年大学生们的必修课,但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于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的现状,在教师讲授爱国主义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而课下,真正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机融合,切实去身体力行的大学生还需增加。
部分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能力偏弱。高等教育注重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但部分学生来到大学后不能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校园环境,心态上和性格上发生变化,这种负面反应对于他们形成客观理性的思想认识造成了一定影响。
个别不良思想文化对于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其他各国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来,其中不乏积极乐观的内容,可以起到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的作用,但也有部分消极的思想夹在其中,个别大学生对于信息鉴别等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提供关心与帮助。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尽快结成帮扶对子,由教师与多名学生骨干一起深入相关学生的生活当中,了解并帮助解决其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从而引导其尽快熟悉校园生活,度过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涯。将青年学子的心凝聚到埋头苦学、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方面,切实的用自身行动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一是深入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我们民族院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党先进的理论指导未来的教育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其核心要义,并将知识有力的传递给学生。
二是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相结合开展教育,从价值理念、文化传承等方面对青年大学生们进行教导,让学生们切实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增强他们对于不良思想的辨别能力,从而自觉抵御个别不客观、不正确思想的侵蚀。
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有力抓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理论课堂的延申与补充,发挥着自身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们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氛围,引导他们了解革命先辈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让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动人。
四是积极宣传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警惕意识,用更加理智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进一步树立起为建设祖国而努力拼搏的理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内容更新的更加快捷,也给我们创新教育形式提供了多样选择。我们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我们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主题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作品,如图片、短视频等,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及时更新推送的内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的和效果。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精神需要一代代青年学子们继承和弘扬,并把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未来我们要坚持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不断创新理念,将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