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春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重庆 404500)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人们对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只能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的。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更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多以启发性、引导性的角度入手,充分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还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没有意识到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新课改主张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很多教师只是结合书本概念或例题完成简单粗暴的问答,这种缺乏科学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是非常低效的,很难真正对课堂教学起到什么帮助。
课堂提问看似是在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其实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采取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使对后续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带着目的去提问。如果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才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以往学习的旧知识进行提问,可以考察学生的复习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对课堂学习的新知识点进行提问,可以考察学生这节课的听课效果如何。如果学生都能答上来,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错,如果学生还存在问题,教师就应该再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说明,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堂提问还有一个效果就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如果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那么学生很容易在单方面的失去学习热情,出现走神的现象。在课堂上不时地进行提问,其实也是在警示学生要时刻保持专注,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进行思考,才不至于在被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教材为主,对教学大纲中的核心内容进行重点提问。虽然在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但教师讲解知识时仍然要以课本为核心。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结合学生情况进行问题设计,确保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知识的深入了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中,第二章是关于恒定电流的知识,欧姆定律是其中的重点概念。在进行问题提问时,比起让学生背诵完整的定义,不如以填空的形式由教师说出前半段,让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补充。当然,这种概念的考察只是最基本的提问,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最好的做法还是结合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如果能够自行完成题目,就证明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可以更好的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都是一门偏难的课程,如果教师每次的提问都是难题,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那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结合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要点,设计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先从最基础的,大多数人都能答上来的问题开始提问;再适当增加难度,出一些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思考后可以计算出的题目;最后是难度较大的拓展思考题,这类题可能只有很少的学生最后能答对,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对解题思路进行细致的讲述,帮助学生真正学通这个知识点。
比如物理必修二中相互作用的内容学生们要掌握力的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放在简单的题型中,学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答案;但如果是复杂的情况下也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样的知识点,有层次性的提问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生活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适当降低学生的截图难度。物理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靠文字准确理解它的概念。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和生活之间紧密的关联,提高学习的热情。比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这样的知识,如果用文字来解释概念学生可能还很难记住,但是用扔垒球、转动的车轮这样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到的事物进行辅助说明和问题创设,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让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更有效,关键的技巧就在于教师要明确提问目的,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启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层次性的提问可以鼓励学生更勇敢的发言,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一步步慢慢进步。像这样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