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文化价值与文化自信研究

2020-12-07 05:10包有或蔡慧陈余西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构信息文化

包有或 蔡慧 陈余西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媒介都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特别基于数字技术,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等自媒体终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个体参与社会的路径,形成独特的自媒体文化景观。

一、自媒体文化的特点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并聚集起浓厚的文化气氛,凸显其传播路径上交互性强、受众面广,传播形式上自由度高、个性化突出,信息阅读上碎片化、平民化倾向,内容表现上娱乐化、情绪化等特点,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广泛认同和推崇。

(一)自媒体文化在传播路径上交互性强、受众面广泛

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应用自媒体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的使用门槛低、成本低,操作简单便捷,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自媒体进行信息文化的传播,时效性大大增强,扩大了社会沟通与交流,加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更可贵的是自媒体能够将即时产生的新闻信息迅速传播到广大受众群体之中,并通过裂变式传播途径,在短时间内使受众面广,受众者可以迅速地对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信息交换、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是零距离进行,体现了自媒体交互性强、时效性强、受众面广的优点。

值得关注的是自媒体信息传播是多向互动的,打破了旧有信息传播受阶层、时间和地域等桎梏的藩篱,造就网络即时性和群体性互动,信息交流在不同群体和个人中间多向度流动,形成相对宽松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话语空间。面对同一事件,自媒体用户通过微博、微信、评论开展信息讨论、对话和意见的交换,并达成统一的思想意志,从而提升网络舆论的表达力和话语权力。[1]

(二)自媒体文化在传播形式上自由度高、个性化突出

自媒体文化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去中心化”,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自媒体平台演变成为大众张扬个性的公共场所。普通公众对于信息传播都拥有极大的自主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微博、微信、论坛等众多平台发布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事件,成为各类社会新闻信息的发现者和平等的传播者,能够畅所欲言地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的表达对社会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能够及时与全球知识体系进行相互联结,增强新闻事件的生活性和独特性,展现传播个体新闻的乐趣与满足。正是自媒体文化信息“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才使得多元文化声音得以呈现,反映基层草根时代诉求的话语力量才能崛起,从而打破传统媒体的时代精英话语垄断。“去中心化”反映多元价值声音的传播方式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更容易得到民众青睐。因此,接受个性、注重多元的自媒体思维传播效果将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

(三)自媒体文化在信息阅读上碎片化、平民化倾向

自媒体文化的兴起,开启了大规模碎片化阅读方式,极大地改变人们阅读习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其利弊并存。一方面,信息碎片化,由此产生海量的垃圾信息和低俗文化,冲击淡化了精髓文化,损害了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碎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知识领域,带来信息更加丰富多元,及时、快速、交互性强的阅读特点,既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增加时间利用率,又使阅读变得更加轻松、随意,真正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大众,这是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代表着自媒体时代的阅读趋势。碎片化阅读已然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潮流,目前难以用简单的好坏标准去评价,关键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阅读方式,传承民族文化。[2]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明显减少了交流障碍,人们之间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知识背景而难以交流和表达态度。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公开、合法、客观地对任何不同受众群体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可以参与国内外各种事件的探讨和评论,民众合法的言论自由在自媒体平台上和比在传统媒体上更容易得以实现,参与自媒体平台发声的主体更趋平民化倾向。

(四)自媒体文化在传播内容上娱乐化、情绪化为主

在当下自媒体文化内容的传播上,缺乏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感染力强的精品文化,其发展水平不高。文化消费以即时性为主,一方面体现休闲娱乐的综艺、网络直播、电影游戏、烹调吃货、音乐盛典、时装秀等五花八门的节目层出不穷,迎合了不同口味的庞大人群,内容同质化、娱乐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这就使自媒体平台成为各类思想、文化、信息互动传播提供了宣泄的土壤,虽然绝大多数的信息是健康向上的积极内容,但在泛娱乐化下的网络信息中,先进文化、红色文化难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甚至在传递正向信息的同时,给色情、暴力等庸俗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机会,网络道德中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畸形发展,有些公众模糊了道德标准的视线,滋生了负面情绪和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同时,在自媒体网络传播中,还有人恶意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极端化、夸大化,使人迷失道德方向,陷入社会事件是非观念混乱之中,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3]

二、自媒体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

新生事物产生初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才会日益走向成熟。自媒体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虽然良莠不齐,但从整体上综合观察分析,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文化传播有利于网络社会组织的建构

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基于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和系统建立起共同活动的集体,便产生性质迥异、功能不同、形式多样的政党、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在现实的社会时空里,社会组织内部都实行严密分工,有明确的目标和制度体系,组织内部成员的思想沟通、权力维系、行为规范、制度遵守等都依靠强大的文化信息传播运转的。[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自媒体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QQ、网络论坛等,也是通过文化传播的纽带,在虚拟的网络时空里,建构满天繁星般的网络社区,每一个网络社区本质上就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模式,尽管结构松散、人员成分复杂,但它超越现实中社会组织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组织模式发展流行和建构的新趋势。

网络社会组织的建构是基于现实社会基础上,打破旧有秩序重新排列整合的,它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基于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信仰。网络社会组织的建构,其成员必须根植于强烈的情感渴望之中,蕴藏于文化共识之中,隐匿于道德伦理之中,埋藏于生活体验之中,使内部成员心理上的趋同演变成为一种习惯,以相同的文化理性表达出来,得到组织成员的一致认同和集体支持,才能有效维护网络社会组织的存在和运行。其二是基于人们的业缘关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身处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不同,从而社会分化成众多的阶层和职业。当社会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自媒体在传播塑造不同阶层、职业的界限壁垒,反映着不同阶层职业的生活理念、状态的同时,也在孵化超阶层和超职业的网络社会组织,不同阶层和职业的思想观念通过自媒体传播,影响了更多的被影响者,有的达成诉求共识,有的却加深了全国性阶层派系和职业鸿沟,而阶层和职业恰恰是网络社会组织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在维护网络组织多样性和促进组织自身发展的演变中,推动着社会组织的不断演进。其三是基于人们的地缘关系。人皆生活在不同地域,人们基于共同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和就近原则,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处事态度和心理状态等本土文化特色,而对异域“他者”文化和远方生活方式的冲击具有排斥效应。但在自媒体时代,异域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亦进入人们的参照视野,经过网络动员和传播,增进不同成员互对异域文化和身份的具体感知与体认,有利于地域性网络社会组织大网的编织。

(二)自媒体文化传播有利于大众文化秩序的建构

不同文化传播的叙事方式,就是建构不同的文化秩序。现代各国官方传媒都是作为权力部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延伸,都是作为宣传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工具而存在,并对传媒机构舆论控制、生存营运具有绝对的主导权。我国主流媒体的话语传播叙事方式,重在建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道德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主旋律,是“公共知识、信仰、态度、制度规则、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制造者。”这些政治符号和令人信服的政治公理的传播,有利于激发民众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传播的手法发挥文化的涵化作用,培养民众自发的忠诚,实现民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和精神统一,建构社会赖以安邦的文化秩序。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利益结构、价值认同日益多元。在自媒体传播技术强大赋权的环境下,文化信息由“精英书写”演进到“大众书写”,虽然舍弃了严谨精致的华文表达,但却流淌着汹涌热烈奔放的情感逻辑,自媒体传播平台便成为普通草根民众自由表达的场域和文化狂欢的舞台。[5]网络流行语、揭露毒疫苗、喝声网租车暴力、质疑司法判案不公、褒贬网红、评论明星等等,旗帜鲜明的释放被压抑许久的话语剥夺感,这种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和解放性,看似传播失序、社会撕裂,其实是广大民众从自我的视角,传播对法律思想、美学体验、个人价值、学术观念和情感心绪的真实感悟,是当代社会事件真实面貌的公理再现和时代强音。主流媒体传播和自媒体文化传播是两种叙事方式,同一事件表现出两种场景,人们通过两种视角综合观察,相互印证参考,更能清晰反映时代真实的历史画面,形成特定的文化秩序。[6]

(三)自媒体文化传播有利于创新思维模式的建构

无论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不同文化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多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又通过文化传播深深烙印在社会成员的意识里。无论是中国传统文言文对儒家经典的传播和现代白话文对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传承,还是东西方话语结构的差异,都直接反映不同文化共同体对其成员的精神影响和行为导向功能。[7]主流媒体传播的政治信仰、社会道德、制度规范等话语体系,构成了成体系的意识形态,这就意味着执政者和社会公众已经相约遵守一种基于共同认可的政治思维和文化共识,而政治思维模式的建构是一种宏观的、维护正统秩序的文化建构。

对于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来说,不能只有宏观的政治思维模式,还要有反映民间习俗微观文化思维模式的建构,民间生活习俗众多,有婚恋习俗、饮食习俗,节庆娱乐习俗等。近年来,民间习俗文化思维模式建构,通过与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结合得到爆发式绽放,虽然它还不够缜密,不注重传播效果和作用,而是呈现更多碎片化、娱乐化倾向,文字、声像动画和图片俱全,重在强调参与过程、符号和参与者的重要性。所以,每一种习俗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密码与成体系的符号,每一种习俗都映衬一种思维模式与生存智慧,来“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建构自身的生存规则和存在意义。

三、自媒体文化的兴盛为增强文化自信开辟新路

自媒体在信息革命大潮中,日益成为大众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其公共性优势充分显现。它正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吸引海量的参与者、机构和组织,布局拓展自媒体文化内容的策划、生产、经营、传播、资本运作等,赋予自媒体重构媒体界生态、引导舆情发展和主导社会生活的力量。[8]

(一)自媒体为学校思政理论教育提供新平台

当今中国社会,从盛年男女到幼儿园小朋友,对于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终端无不释手欢颜,因为它体现着时代气息、功能强大、辐射力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理应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正当举国上下大力建构公民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好自媒体开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个最具时代感的新阵地和新平台,打破传统的思政理论课传播方式、活动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学生喜爱的关于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和主流思想的内容,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用微视频、微电影、慕课等方式在校园自媒体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让学生把自己身边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真人真事,把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奋斗者、英雄模范事迹展示出来,共同感受道德榜样的力量,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深度与广度上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覆盖率,在校园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话语体系,增强学生主体价值的满足。

(二)自媒体为流行文化重塑活力提供新动能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成为过去,信息孤岛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曾经主流文化的主导者往往将作品进行精致雕琢后再进行传播,而自媒体文化打破了这种局面,往往对生活百态中毫无华丽修饰的时尚购物、人际交往、学习咨询、求职娱乐、信息发布等各种生活细节的感悟与体验,自主、即时互动的加以传播。早年网络上最初呈现的“月亮之上”、“隐形的翅膀”等流行歌曲旋风般传唱大江南北,经过自媒体对流行文化加工之后,转变为精品文化或精英文化,并在全社会迅速普及;网络流行语“宅”、“被”、“HOLD住”、“内什么”等一时间被人们广泛模仿造句,增强了社会时代感和语言活力。多元、多变、多样的流行文化经过自媒体传播之后被重新塑造,登上大雅之堂,以至于在主流新闻发布会上也频频运用网络流行语,从而反映着推动着流行文化的重塑。

(三)自媒体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模式

在自媒体时代,记录反映时代生活的文化信息是海量的,但就其内容的性质,无非是健康积极和消极颓废两种类型,人们通过自媒体平台能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身对不同的人、事的真情实感,其中大多数是贴近生活、反映亲民、爱国的一面,不乏倡导崇高的理想信念、讴歌时代精神、关注国内外时政、追踪科技学术前沿与工匠精神、传承技艺等,这都彰显了自媒体文化的价值。早年在自媒体中非常流行微博打拐行动,帮助更多的被拐儿童回归家庭,人性关爱的文化被唤起;公众利用自媒体曝光郭美美事件之后,加快了公益事业的透明化进程,社会公益事业也取得新进展,公益文化在自媒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近年自媒体文化发展看,社会公众也十分注重“三观”标准的日常教化,扶正祛邪。有些趣味低级的不良恶搞、文化垃圾、精神毒瘤,都会被网友呛声举报或人肉搜索并给于猛烈无情抨击,公众通过开放、融合、民主、参与的方式表达意见,彰显社会公众在自媒体文化中的道德性、法治性、正义性和真理性追求。当自媒体中介绍有关舍己救人、关爱弱者、严正执法、科学成就等先进人物事迹信息时,就会吸引很多网友围观点赞。自媒体对道德榜样的褒扬,是发自人们心底对道德高尚性的渴望,不掺杂任何功利性和政治目的。自媒体本身具有规避各类道德底线的自律功能,如果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聚集多元文化中各类正向因素,作为国人的精神支柱,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转型,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四)自媒体为创造多层次商业文化提供新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中,自媒体受众群体数量庞大,自然就蕴涵着难以估量的商业文化价值。无数商家或个体户利用自媒体平台寻找商业机会,建立大小不等方式多样的销售平台或网络商店,大行买卖之道,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同时对于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进行曝光、恶评、拉黑,提醒更多的人免受其害,正是来源于这些日常生活的点滴事件,形成了公众对社会生活的整体体验与感受。

自媒体创造难以统计的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和00后的青年,正处于多元价值兼收并蓄的社会转型期,商业力量创造出流行时尚和消费霸权,通过自媒体对信息、形象的机械性复制生产,使人的价值逐渐依赖于时尚符号、消费品牌,人们对时尚品牌符号的占有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自身就是他人的类像,这些求新、求优和求异的心理情趣、价值追求,推动着社会创新意识的不断塑造,青年的经济主体价值得到认同和实现。[8]

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家正关注基于人和物在社会中的移动轨迹信息,试图分析发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动态变化模式,建立对社会的全地理范围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和全网智慧化平台产业链,将线上与线下、人和机器、物品和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构成新的产业链条,对银行、电商、娱乐、餐饮等众多行业的发展产生冲击。自媒体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微信支付已经拓展出刷卡支付、二维码支付、公众号支付、APP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用户不同的支付场景提供支持。自媒体便捷的支付方式,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打破金融垄断,微信支付虽然只是微信的一种功能,但它消弭了个人与公共的界限,引领以智能移动消费为主的文化生产模式、传播模式和休闲模式,正在真正成为时代流行的文化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建构信息文化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谁远谁近?
订阅信息
建构游戏玩不够
展会信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