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心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江西 丰城 331100)
引言: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验室中展开教学能够更加调动出同学们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教材中难度的提升,化学反应的产物也十分复杂,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孩子们只会将课上剩余的药品全部倒入水槽中,这会对水槽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一些有机溶剂易挥发且对人体及环境有着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不能够随意排放,一些重金属药品也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在实验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很多污染的情况,在课上虽然对废液废气的排放有进行简单的讲解,但是并没有在课上进行强制要求,很多老师在课程结束后就离开了教室,同学们也不重视这一项工作,只是将实验剩余液体一起倒入水槽中,之后冲洗玻璃仪器,便完成收尾工作。由于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很多设施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建造,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并没有安装通风橱等装置,即便产生了一些有害气体,也只能通过开窗的形式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会导致部分气体排入到大气当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虽然排出量并不大,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进行,最终会影响到自身的安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吸入过多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在课上应该强调这些有害物的治理措施。在理论课上可以先对我国的环境污染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让他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之后对一些简单的废液、废气、废渣处理进行粗略地概括,让他们有意识地能够做到合理排放,并在课上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本文对这些污染物做出了具体的分类,通过介绍有机溶剂与重金属溶液以及废气的排放方式合理的对这些污染物进行防治[1]。
在操作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是废液和废渣。有机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动手操作中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很多有机溶剂是对人体有害的,乙醇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溶剂,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常被用于制备各类的有机物,但是乙醇会导致人体出现眩晕,长时间的在含有大量乙醇的教室中进行实验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刺激。且它易爆炸,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用到酒精灯,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乙醇及时的倒入废液缸中,并开窗通风。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会用到醋酸与乙醇溶液,配制出的乙酸乙酯会对眼、鼻、耳产生刺激,在制备结束后可以请教老师将它转化为无毒的有机溶剂,或者及时的倒入废液缸中等待及时的回收避免环境的污染。很多学生会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将这些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中,短时间内水槽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长期的操作,这些溶剂极易腐蚀管壁,渗透到外界环境中造成污染。重金属溶液更是含有剧毒,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戴好手套,避免直接与液体触碰,在试验结束后询问老师这些液体应该如何处理。重金属溶液不能与有机溶剂存在于同一废液缸中,在分类倾倒后及时洗手,老师在处理废液缸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请教专业人士回收或者处理这些溶剂,避免腐蚀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
实验室中存在的试剂和药品可能并不全面,现如今时代正在飞速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介绍。同学们可以自己下载学习软件,学会按照操作要求完成结果,这时的动画中能够出现对应的现象,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很多不同的项目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能够直观的看到结果,且不会产生任何的化学有害物质,在软件中还存在着专业的污染物处理方式,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从而拓展知识层次。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于化学污染相关的视频,帮助他们意识到,没有正确处理实验废品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线上授课中能够避免实验室药品不够的情况,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软件中进行学习。对于简单的无机实验,还是可以在专门的教室中完成的,在课程上首先要强调剩余液体的处理方式并及时检查,从而避免污染的发生[3]。
在实验课上可以对一些操作进行改进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例如在制备二氧化硫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由于教师的装置有限,不可能把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为此可以请孩子们思考,二氧化硫气体能够与哪些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无毒无害的溶质。这一步骤不仅改良了操作同时结合了教材中的内容,相当于对二氧化硫这一章节进行了简单的复习,根据教室中现有的试剂,孩子们可以选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碱性溶液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酸再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不同类型的盐,从而避免了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
结束语: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会产生很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在课上教师应当多强调这一内容,并在理论课上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关视频,意识到乱丢乱放的危害,同时在操作中尽量避免这些物质的产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开线上操作,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将生成物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没有危害的物质,通过强化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尽自己所能保护环境减少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