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河北 迁安 064400)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确实应该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教育结合不紧密,导致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改善这一情况的有效教育工作思路需要我们逐步探索。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在校期间对自己的从事的岗位、发展目标等做出系统性筹划。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面临的就业形势,深刻认知自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确立职业目标。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立足就业需求,树立诚信意识、养成爱岗敬业精神,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其次,做好就业指导。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确实比较紧迫,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顺利就业,给学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学生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一样面临多元选择,找不准自身职业定位的情况下,难以顺利从学生角色转变为社会人角色,在生活环境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下,学生暴露出就业能力上的很多不足[1]。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应该结合起来,给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择业方法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升创业思路,给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筹集路径。
就业教育指导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对自我定位认识不清,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导致在择业过程中反复受挫,想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体现思政教育理念,结合思政教育理论给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带来影响,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2]。
第一,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教育是思政工作在就业指导中渗透的主要方法,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中遇到的压力以及问题很可能转化成消极的心理因素,这时候如果不能够合理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正视自己的失败,则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就业信心建立以及就业能力提升十分不利。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强化心理教育,深入学生群体中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针对性设计心理教育方案。
第二,引动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社会竞争残酷,大学生毕业后择业过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业碰壁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校园环境没有对大学生的抗打压能力培养起到明显作用,因此学生其实面对挫折很容易灰心,产生自我怀疑,这种情况下萌生一些比较极端的想法,有时候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在高校思政教育指导过程中,我们要重点融入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制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强化法制观念、道德意识,为其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
第三,人际关系处理指导。大学生在面临进入社会中的职场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学生参加工作之后,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对学生的职场生涯是很有帮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是学生良性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我们合理融入人际关系教育指导内容。立足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客观豁达的心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勇于面对和挑战,虚心请教,不断进步;和同时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懂得谦让,懂礼、知礼,树立集体意识,有大局意识,和同事、上级建立和谐关系,不断成长。
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下,高校学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但是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依然面临很大压力,高校必须结合这一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有效就业指导,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但是显然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结合效果不理想,我们在开展实践工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尝试探索整合教育指导路径。本研究尝试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机结合方法,希望上述观点可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