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 郭倩云 杨海粟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00)
科研院所在强化科研经费控制过程中,重点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费使用中的各种经济风险,减少其他因素对科研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利影响。全面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已较广泛地应用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科研项目全周期管理要求对每一阶段的投入进行预估与实际成本统计,基于当前科研项目的管理需要,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地对科研项目研制周期的经费进行分配,并在每一阶段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实现对科研项目资金的有效管控,进一步使得项目在采购、经营等活动达到设定的收益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为科研项目工作的推进提供重要保障,最终实现科研目标。
科研院所在项目研制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把预算目标通过量化的形式分解,并监控各指标的实施进度,推动目标的实现。在当前各科研院所项目剧增,标准化、体系化管理要求提高的背景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能够统筹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及联系,成为各环节之间合作的纽带,聚焦创新关,把握质量关,考核经济关,共同促进科研项目各方面的顺利推进,进而加速科研项目目标的实现。
科研院所下大力气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仍有部分人员对经费使用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从源头看,是因为部分人员未对全面预算树立正确认识,对项目管理各项经费规章制度不重视,项目预算编制不全面、不合理,准确性差,导致在项目经费执行过程及审计中出现问题。在科研院所重科研轻制度,重项目争取轻项目预算的情况仍有发生,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还有待加强。
科研院所全面预算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分属不同归口部门,即使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中往往各有侧重,未能建立相关联系,导致制度约束力、管理执行力大大削弱。有些单位虽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但是未对制度进行有效宣贯,导致项目相关人员预算意识淡薄,制度、流程等流于形式,影响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及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得到发展,其中常见的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等,当前这些先进的技术在科研预算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基于大数据财务背景下,科研院所要想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则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预算工作。由于传统以增量预算法为主的预算编制法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方法,注重创新预算编制法,积极探索出符合科研院所自身需要的模式,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其一,科研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关部门财务数据导入,并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预算内容信息的共享;其二,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度,有针对性的对预算编制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当前方面工作的开展,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重要保障。
科研院所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往往发生执行能力偏弱等问题,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需持续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需要,重点细化项目全面预算管理指标分解,并且要充分保证这一工作得到科学落实,运用预算管控相关信息系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评估,严格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核、控制。针对科研项目实施方案的改变而言,切勿凭借主观经验判断,而要根据具体审核内容而定。对于遇到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必须进行调整的项目,需成立项目小组进行多方论证、审核、批复后予以调整,强化预算刚性。此外,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率偏低或超支执行的项目,强化项目问责制,重点强化对岗位和项目负责人管理,提高人员预算意识,分析执行率偏离较大原因,制定相应管控措施,落实考核结果,保证全面预算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控制力度。
科研院所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预算绩效考核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激励考核效果不突出的情况下,科研院所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重新审视当前预算编制工作,制定科学的预算激励考核体系,针对科研项目明确考核职责、考核指标,根据预算执行情况,严格对照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科研院所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各项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其内部人员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当前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助于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全员参与的管理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科研院所在进行科研项目管理时,要想保障科研项目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且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得到科学落实,进而提高国家资源利用率。但要想最大限度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科研院所除了重视管理理念方面的更新以外,还需要强化对相关预算管理人员培训,只有通过对其进行教育培训,逐渐提高预算管理人员意识,增强其整体业务能力,才能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广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