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菁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二小学,江西 抚州 3449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提到:“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把良好的语感形成。”小学阅读要和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必须先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阅读兴趣是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动力。由此可见,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中很容易出现对于语文学习不够积极,热情度低等不良学习态度,营造了不良的学习氛围,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模式:课堂是依存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大一部分教师依旧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形式陈旧单一,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效率无法得到良好的体现。语文的考试形式就以往而言,题目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灵活,单单凭借教材中的些许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日趋灵活的试卷内容,学生要想得到高分,需要更加开阔的课外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误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满堂灌输知识的教学形式容易让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接收。
(二)重视度不高:就我而言,我认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涨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认为语文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在他们的认知中,语文仅仅能够听说读写就够了,不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课后进行语文学习。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极为关键[2]。习惯需要不断反复才可以形成,其并非短時间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厚积薄发便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可以从下述几点着手展开有效训练:
(一)定时定量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略读课文简明扼要的特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反复阅读,再让学生自主提问并解答问题。不仅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心思想的能力得到训练,同时通过反复训练,还能将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然后不断深入,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课外阅读训练布置给学生。
(二)阅读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后,便可以顺利展开阅读。如在阅读报纸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让其运用“快速浏览——捕捉感兴趣的文章——精读”的方法;在对资料进行查找的时候可以运用“目标——搜索——泛读——精读”的阅读方法。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抄写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记。只要学生可以顺利展开阅读,便可以促进阅读兴趣的显著增加。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活动形式和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玩最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从而让他们在玩中能够学习到知识,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放松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够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演讲比赛:每堂课前抽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话题可以是自己热爱的东西,自命话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自己代入到学习中。你画我猜:词语的记忆是学生学习中最困扰的一件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棘手的问题。在以往,教师采用听写的方式不但没有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學时间。将以往听写的时间用来开展你画我猜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也能够提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从下课的放松状态引入到学习状态中,不但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查缺补漏。
语文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课文来自于生活,只有将语文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感受到语文中丰富的情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生活化教学,比如:在有关季节和小动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去观察,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避免学生学习局限于书本中。另外,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通过举行书籍交流会、朗读比赛等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除了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外,同时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极为有利。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为丰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对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采用新型的先进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