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贵州省黔西县第一实验学校,贵州 黔西 551500)
在当前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成绩上,忽视了小学教学中阅读部分的重要地位,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的经济,带动了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然而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小学的经济条件还呈现出落后局面,使得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方面受到了局限。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阅读资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阅读资源的充足,才能为阅读训练提供有力支撑。对此,农村阅读教学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障碍,阻碍了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还延续着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面对新时期学生学习特点方面呈现出不足。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氛围的需求,同时还影响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而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影响,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体现出农村学生阅读教学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的关键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要牢记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所以,对于主体的地位要有充分尊重,并且也要给予一定的方法的引导,让阅读的主体可以带着自己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进行阅读。能够把阅读当成一种快乐的源泉。通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师生之间有着双方都比较主动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疑问,也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所思所想以及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而且对话的过程也有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要多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回答通过这样的充分交流,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可能存在的兴趣偏好。教师只有加强阅读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才能更多地体现出学生在该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兴趣作为先导,合理的提出些阅读的要求,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籍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科学顺序进行。有一定的挑战感,又能获得顺利挑战之后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推进农村阅读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应该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此外,农村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加大阅读材料的资金投入,在准备充足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实现阅读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推动农村教育的进步。
尽管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资源相较城市相对匮乏,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当地的办学特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陶冶情操。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阅读优秀的文章,摘抄背诵优美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阅读实际教学时,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
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评语和意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阅读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应当制定适合他的阅读方法和教学要求,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坚信努力之后一定可以优秀地完成,这样也有利于阅读成绩的提高。
在汉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汉语知识的习惯,阅读能力才有所提高。语文教师应在认真选择的基础上提高课文要求,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笔记时,我们必须使学生清楚阅读笔记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这样持续的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意识,良好的语言意识不仅可以增强阅读文章的情感和技巧,而且可以促进自我语言能力的增加,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便于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推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
总而言之,在农村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对阅读教学的正确认识、强化阅读教学能力,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同时还应该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以新颖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在良好阅读氛围下提高阅读学习效果,推动农村教育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