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和传统教育的观念下,中学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数学、英语、语文等理论性科目,体育和音乐等科目的所受关注度不高。为实行教育新改革政策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许多中学已经将音乐课设置成重要学科,但是中学音乐仍存在不受重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不够高效等问题,因此将中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相结合是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效率的高效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都注重成绩的高低,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有的学生会放弃音乐,注重听取理论的知识进而获得高分,在音乐课堂上休息放松,甚至有的学生会在音乐课堂上去完成别的科目的作业;同样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在期末或者学习紧张的阶段,有的老师会让音乐老师换课、占课,中学音乐课堂本身不被重视的因素是阻碍其音乐课堂效率的原因之一。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其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高,同样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基本技能较差,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开始讲解,在仅限的一节课时间里教授的知识有限,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也因为不了解音乐知识,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
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在中学音乐课堂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情景化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高中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从网上找一些关于各个民族的带有特色的音乐,好比书中提到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找到当地人民合唱的歌曲或者视频,下载到u盘,然后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联系课本并利用多媒体对此内容进行播放。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情境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更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让教学效果更显著。
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物充满了热爱,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只有对课堂教学的活动产生兴趣,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针对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并加入创作表演型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
与中学音乐有关的创作表演型即是指根据一首曲目,在此曲目上加上创造性的表演。例如,在进行高中人教版高一年级第十七单元三十节《祖国颂歌》的有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三个任务,然后给同学们有关这三个内容的音乐曲目,再根据学生的自身兴趣和爱好,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对应一个曲目。每一个小组都要根据自己的曲目来创作一个表演型作品,有人物有故事。这种创作表演型课堂的教学环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曲目的内涵理解。
众所周知,音乐课教学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乐器,但因受到课堂的限制,学生接触乐器的机会较少。为保证课堂的效率和曲目的音乐性,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利用简单的工具制作乐器,将音乐曲目与乐器相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纸杯,然后根据相对应的曲目有关的节奏,指导学生更换纸杯的位置,进而营造出一种有乐器的感觉。这种引导学生、调动学生音乐积极性的方式可以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学教师应该时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状态,解决中学音乐课堂所存在的音乐课堂不受重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将中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曲目创作表演、音乐与乐器联系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一个中学生都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让音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