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文化馆,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群众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基层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在社会新型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文化活动更加丰富,进而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需要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突破观念束缚,创新思维,融入群众生活中,探求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并开发文化资源,运用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文化工作模式得到优化,为群众构建全新的文化活动空间。
在进行基层群众的接触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者抓住最佳时机,恰到好处的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才会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及时、滞后的宣传会影响激励方法的实施效果,使得现今的文化理念无法与群众进行很好的对接。在群众于基层活动中收获知识时,相关工作者应及时对人民群众进行精神上的激励,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光荣感与使命感,促使其继续努力;在人民群众在接受相关文化宣传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需要相关工作者尊重人民群众,并努力增强受众的信心。
在相关工作者进行群众文化培育的过程中需要遵守适度性原则,这主要包括广度与强度两方面。在广度上,范围过小的活动会使可以接受活动的人民群体数目变小,不利于群众文化的良好传播;如果范围过大,则变成了人人可得的无门槛活动,会加大活动的难度。在强度上,若活动力度过强,会增加群众的负担,反之则会引起群众的忽视情绪。因此,在相关单位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充分遵循适度性原则。
在相关单位的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于目标的设立。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客观的设立在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小目标,才能一步一脚印的逐步达到相应的目的。对于相关工作者来说,正确引导基层群众进行阶段性的激励目标设立,是实施基层群众文化相关工作的重要前提。
要想将群众文化工作落实到位,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应建立健全文化工作制度,结合文化工作的是需要,构建相关的制度(包括培训、管理、培训、考核机制),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企业还应对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为企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要将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好,激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重大节日引导员工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放映革命电影等,以此方式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员工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企业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不断的突破和提升,提高文化的活力,进而为企业基层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基础设施是群众文化物质载体,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文化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城市品位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宗旨。政府应因地制宜的确定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和指导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规划标准,加大监督保障力度,通过进行积极的扶持指导,吸收社会力量,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进一步开放各种文化场地,建立各类文化活动广场,保证公共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有人维护。同时建设一些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场所,加快对公益类文化设施的建设速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全方位的开辟各种文化阵地,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提供更多的便利场所,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新时期互联网高速发展,更多的新观念、新思维涌入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这意味着相关的基础文化工作要在能力和素质上满足新型的工作要求,跟随时代的步伐,更高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要及时更新观念,借助于新媒体网络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个人的文化工作观念进行优化,从而树立创新的文化工作理念;其次,基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培训工作,传递新型的思想和文化工作方法,并且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让文化工作者能够从多渠道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挖掘本地优秀的文化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利用,逐步健全文化工作人才引入机制,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建立雄厚的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进行基层工作建设的关键,利用先进的基层群众文化,能够促进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群众在不断的参与基层群众文化中能够促进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从而提升基层群众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所以需要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基层和谐社会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