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

2020-12-07 08:46:44仲心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坊理工科课程体系

仲心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一、理工科院校文学课程的特殊性

虽然文学课程是最早设立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也是诸多综合性大学所设立的核心专业之一。但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由于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课程体系上的本质差异,但由于很多理工科类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仍然套用综合类大学的文学课程体系,由于文学理论性强,与现实结合度不够,缺乏适用性等特点,出现了很多学生排斥文学课程的情况,因此理工科高校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理工科高校学生群体及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学课程改革必须充分结合其特殊性进行改革。

(一)课程体系不科学

多数理工科高校仍然以理论建设作为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以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课程作为作为必修课程,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实操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与综合类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对比,课程设置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实践性差。

(二)教学方法误区

目前理工科高校对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教法为主,教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法为主,教师“填鸭式”授课方式满堂满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缺乏互动,举例偏理论,脱离现实,导致学生未能学以致用,让学生普遍有“文学无用”的认知误区。

(三)文学与实践难以结合

大部分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并不成功,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的困境。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文学只能吹牛的时候用用,没什么实际意义。大部分文学课程教师也认为,文学课程本身就偏重理论,没办法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实践。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文学课程可体现的实践能力范围很广泛,既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创新能力,又包含处理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协调配合,单一的实践模式无法完成。[1]

二、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根据其理工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校园活动方面开展了转型改革。

(一)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认识到理工科高校的文学课程作为通识课,必须兼顾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根据理工科学生普遍文学基础薄弱,人文修养偏低,表达能力较差的特点,将理论模块的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开设《创意写作》为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普遍的写作能力。辅以《劝服与说理》《经典演讲》《修辞与论理》《300年来的世界文学》为选修课。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在实践模块,开设创意写作学院,开设作家班,每年从大一新生中报名中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根据其爱好由学生自由选择加入诗歌工坊、散文工坊、小说工坊、戏剧工坊等,每个工坊人数不超过15人,实行小班教学。由作家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系列丛书《钓鱼城文丛》图书项目,此项目目前已出了四辑,第五辑正在最后的校对阶段,参与学生超过1000人,这样的实践方式是让学生们实地采风,亲自创作,并在作家教师的指导下修改、编辑、校对,最后完成一整套书的创作和出版。让从头至尾亲身参与并感受出书的完整过程,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增强文学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需要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创意写作学院文学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理工科学生们学习文学课程兴趣的举措。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教学,发挥视听功效,增强现场感,运用情境与案例法教学。加强教学设计,运用研讨式教学,课堂设置现场写作、讨论、演讲以及经验交流等环节。学生为课堂的主导,教师为引导者,比如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开放性热点话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并组织语言上台演讲汇报。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帮助学生建立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用启发式教学带动教法和学法实现统一。在课程考核方面,加重平时成绩比例,减少期末成绩占比,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教师主要从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写作能力、阅读情况、知识储备等方面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重视校园活动

创意写作学院开设创意写作团、志愿团、巴山文学社、《九月》杂志社、创意社等五大社团,举办涪江夜读、读书音乐会、结业酒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同时还主办了全国性“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邀请毕飞宇、魏微、张者等全国重量级作家及学者担任评委,设置20万元奖金,吸引大学生参与文学创作。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引起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目前,已有多名90后创意写作作家班学生的作品在《延河诗歌特刊》《红豆》《了然》等期刊杂志发表。获得重庆市纳德杯公文大赛的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几乎包揽了钓鱼城申遗征文大赛的所有奖项。

猜你喜欢
工坊理工科课程体系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26期)2020-10-27 02:23:28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0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18年14期)2018-05-29 00:48:02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