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07 06:54:13王正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资源库专业课程外语

王正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202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提出,今后要在所有高校的所有学科都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同时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民族基础。高职院校需要探索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外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来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教学目标

从国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来看,大学里开始的所有课程都应该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功能,也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同时,“课程思政”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正面引导。这种教育充分发挥了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出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传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高职英语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2015 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了《教学指南》,该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属于人文教育,同时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由此可见,根据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具备的“双重性”特点的原则,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高职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的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

三、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模式探究

课题组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2018级、2019级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为观察研究对象,尝试将“课程思政”与高职外语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一)通过近几年的外语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发现“00 后”学生普遍个性化十足,但是很多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不足;对于国外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是对于本国文化自信不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的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各种新媒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会使中国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传播变得碎片化,也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接收出现偏差。课题团队在外语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努力融入了民族文化和思政教学的内容,积极促进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二)为了探索“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的融合措施,课程团队依靠学院的线上资源设备,构建了旅游英语专业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目的是实现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线上共享。资源库的内容涉及中国和世界文化、科学、经济、艺术、政治等相应模块,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和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化构建做好基础。资源库的资源形式包含视频、音频、文档、课件、电子书等多种形式供师生选择。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团队的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资源库里选在合适的教学资源,多次使用。学生也可以在课上和课下反复查看相关内容,进行碎片化混合式学习。

(三)为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笔者在2018 级和2019 级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课程中加入了以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为主要素材的“Class Report”的环节。“Class Report”是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所采用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教育理论基础是“齐莫曼自主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助,学生通过主动自主探索发现,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不同。学生可以在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和想要深入学习的话题,可以是质疑也可以是支持,通过分析与深入思考,自由组合,与小组成员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制作相关PPT,在正式上课前根据自己的演讲内容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进行英语或者中文的演讲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媒体,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方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各种互动,演讲者和听众都可以在过程中提出问题,对该话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讨论。通过“Class Report”这种模式,同学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1.端正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奠定了基础。

2.加深了中国情怀。在“Class Report” 环节,学生选择的主题涉及到战争、科技、职业、全球化和人文等主题,教师通过引导将长征精神、工匠精神、劳模文化、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讲解中,也通过这种渠道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3.加深了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拓展了眼界。“00 后”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涉及广泛,很多选题令人耳目一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4.提升了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种自主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学生在资料收集和课件制作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以后进一步更好的进行科研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高职外语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建议

(一)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找到切入点。刻意的生搬硬套和牵强附会不能有效的达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高职外语课程思政还需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实际,为打造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链和课程思政体系奠定基础。

(二)立足于实际

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度发掘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思维模式,对于课程的体系、模块和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梳理,结合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的人文素养塑造融合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三)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体系和组织实施保障工作

以往大部分的外语专业课程中都是将外语的运用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在评价过程中经常是将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作为考核的重点,往往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的评价。所以在外语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要将努力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课程考核中,注重过程性的动态评价。

(四)加强教师的专题培训和提升

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需要提升课程思政的课程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努力将思政教学与专业特点巧妙融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和细处。

目前,外语课程思政的改革一直广受关注。外语课程思政改革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意义深远,对于外语课程思政的改革也是我们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努力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外语专业课程中建设改革中,力争将立德树人渗透每一堂课,为培养全面型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

猜你喜欢
资源库专业课程外语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28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