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0-12-07 06:54:13余文砚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堂教学

余文砚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从窄小的“小思政”变成宽广的“大思政”,所有的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的教师都要担负起育人职责,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

一、《短视频制作》课程授课现状及困境

(一)《短视频制作》课程授课现状

《短视频制作》课程是一门以项目制作为主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艺术性和技术性相融合,本课程项目制作需经过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合成及调色、输出成片四个大的步骤,涉及到众多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道德,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影视制作人才。

(二)《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人才培养困境

1.高职学校学生群体特点

伴随着互联网和游戏成长起来的零零后,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每天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得海量信息,较为接受轻松的教育方式,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较难接受。他们的大脑思维紧跟时代变化,思想多元化,思维活跃,但是对于枯燥的知识却不容易持久。

2.学生在项目制作中显现的问题

某小组的组长在给组员分配任务时产生意见分歧,沟通不畅,团队凝聚力不强;少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明晰,在项目进程中拖沓、偷懒,导致项目作品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没有团队意识及责任感,只是表面上参与工作安排,出现随意终止项目进程,只求不挂科的现象。

3.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教师由于平时工作业务繁忙,较少进入企业进行跟岗实践和挂职锻炼,对于行业新动态及新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并不熟悉,无法在知识和技能上及时更新。

(2)校内专业课程以教育为主,要求相对企业宽松,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素质的养成及职业操守的培养。

(3)校外兼课教师的流动性较大,通常是上完课就走的状态,课后难以在思想政治上继续育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的必要性

(一)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影视制作人才是《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设计的重要目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是项目完成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从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中发现,相对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者的重视程度而言,用人单位更注重考量毕业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及沟通能力,而对于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需求,用人单位则普遍认为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渐积累加强。

(三)在对校内思政类课程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及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而贴近大学生活的视频类案例和微电影却能够让学生有较强的代入感,更容易产生共鸣,思政课程与《短视频制作》课程的结合,可以将”课程思政”通过微电影的方式呈现,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三、”课程思政”融入《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的创新路径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整改的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势在必行。《短视频制作》这门课程涉及的制作流程比较完整,课时也相对充足,能够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制作流程,从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合成及调色、输出成片的每个步骤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行业需求对接,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影视制作人才。

(一)课程内容与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安排与衔接,以往的课程多而散,每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延续性不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将部分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注重延续性与先后关系,例如《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的设置中,在整个工作流程的安排上,前期策划阶段涉及《动画剧作与分镜》《策划与文化》《新媒体运营》等课程,中期拍摄阶段涉及《摄影基础》《摄影灯光》《广告摄影》等课程,后期剪辑合成涉及《影视后期剪辑》《影视特效合成(基础)》等课程,调色、输出成片阶段涉及《影视调色》《影视特效(应用)》等课程。

(二)”课程思政”与教学手段的融合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校企合作的带动下,将企业真实项目带入课堂教学,企业派技术骨干做为校外兼职教师,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以任务驱动法带领学生体验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过程,对接行业最真实的工作场景,分组教学将整个工作流程拆解为若干步骤。在工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荣辱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与评价方式的融合

改变以往考试成绩为主、展览为辅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1.组建影视制作工作团队。根据项目制作需求在本专业组建一个影视制作团队,包含短视频项目的制作全流程,以项目完成情况及工作表现做为评价标准。

2.任务考核机制。以项目任务分配的方式给每个小组分配工作量,最终成果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考核评价。

3.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校企合作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团队协作中贡献较大以及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性比赛获奖的同学,刺激学生的荣辱感和进步意识。

4.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以往只有专业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通过讲座分享、拉片研讨等方式,召集校企合作业内人士、专业课教师团队及校内思政课教师,三方共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观看和评价,同时结合工作中的平时成绩,按比例给出综合成绩,形成较为全面的成绩评定机制。

通过近两年来的项目实践探索,校外企业导师、校内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三方协同育人,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中,初见成效,培养了一批具有远大职业理想,崇高信念,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丰富了项目课程内容,实现”课程思政”与企业项目、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为对接行业要求的项目课程,实现思政、企业、专业的三者联动,在进行实际项目制作的同时,校内专任教师、思政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在不同领域共同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

(二)通过拍摄制作正能量短视频,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

在项目课程的设置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选举组长和副组长共同管理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从剧本—拍摄(表演)—后期(剪辑)—输出(调色)的整个制作全流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和行业比赛:疫情、风景、公益、法制、资助等方向,制作完成多部微电影及宣传短片参加行业比赛获奖,同时积累”课程思政”视频案例库。

(三)达成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通过将”课程思政”贯穿《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制作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专业的工匠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四、结语

在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要,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将“课程思政”与《短视频制作》项目课程相融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中有关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解决人才培养重技术轻素质的问题,将课程内容与思政理念相融合,更新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从而达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堂教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