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王堆汉墓简析汉初视觉审美

2020-12-07 06:54:13刘佳韵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升仙云气马王堆

刘佳韵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马王堆一号墓,墓体整体保存完好,共计出土了千余件文物,包括竹木器、丝织品、木俑、陶器、金属品(铜镜、锡铃形器)等;汉初“文景之治”,从“无为而治”到“与民休息”使得人民安定的从事劳作,社会经济文化匀得到高度发展。同时,在《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汉文帝提倡节俭,他要求:“治霸陵(建造其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此,漆器,漆木器代替了青铜器,不仅在民间使用广泛,也在陪葬品中大量使用,导致漆器价位甚至比金银器还高;因此,西汉时期漆器盛行。其中漆器出土共有184 件,以木竹胎和夹纻胎为主,器型主要有、钫、锺、盒、匕、卮、勺、耳杯、具杯席、投、石、案、匜、奁、几、屏风等。均为木胎,里面大多为红色,外部大多为黑色,在黑漆上绘有红色或赭色的图案;这与楚国文化的审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楚地多丹砂矿物地质,盛产朱砂,制成大量珍贵的染料和颜色,使得尚赤之俗广为流行,相应也造成了楚人对赤色、暖色调的喜爱,常用黑红二色装饰器物;楚人崇日崇火,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楚人便以凤凰为图腾,认为凤鸟是至善至美之鸟,楚地出土的文物多与凤有关。汉朝统治集团基本沿袭了楚文化的传统,从崇尚火、太阳等热烈之物,到具体的色彩运用,如以黑、红为主,间以黄、灰、银,到文物呈现出鲜艳明丽的色彩效果。以马王堆出土的云纹漆盆为例,高11.5 厘米、口径37.2 厘米,外黑里红。器内黑漆上绘有凤鸟云纹;以及云纹漆盒,腹径20.6 厘米高,18 厘米高,漆成黑色,里面涂成红色。盖子中央用红线勾勒出三只凤的轮廓。凤鸟羽毛描绘栩栩如生,姿态生动呈遥相呼应的样子。在该类出土漆器中对黑漆、红纹的大量运用,以及凤鸟的大量出现我们都可以看到楚文化审美对汉初审美的深刻影响。

与楚地出土文物不同的是,在马王堆中出土大量饰有“云气纹”的器物,“云纹”源于古人崇拜自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卷云纹”就代替了商周青铜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独立性装饰的“云雷纹”,此乃汉代“云气纹”的先导,而西汉时代中国民间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以及方仙道教的流行,导致动感十足、气势逎劲的“云气纹”大为盛行,加上与其时的天界、飞升思想相关,在西汉时期广泛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云气纹”的存在使图样更增添了一种“升仙”意味。后来又发展成隋唐时期的“朵云纹”和“如意纹”。

由于多年战争破坏,社会动荡,经济破坏严重,汉初政府休养生息,推行所谓的“黄老之学”,政治强调“道生法”认为君王应当“无为而治”“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在社会风气上,方仙道教盛行,黄老之学向神仙方术的方向发展而产生“方仙道”,产生神仙崇拜,追求“长生不死”,相信“死后升仙”死后灵魂不灭而转化成仙。在汉墓画像系统中,菱形图案较为常见,大多单独刻画或与五铢钱等纹饰组合形成具有新寓意的图像;这种单独或组合的菱形纹实际上代表着阴性的石头,暗示着死者暂居的“九泉之下”;可见,这最内层的锦饰贴羽内棺即象征着墓主人去世往生的第一步,即所归九泉之下的冥界,入土为鬼。向外一层为朱地彩绘棺,在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之内,位于套棺的第三层。通体内外涂以朱漆,在外壁上用赤褐、青绿、粉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绘制出多种精美的图案;头挡主绘一座图案化的高山,顶立于画面中央,周围饰以云气纹。彩绘棺通体内外髹朱漆,史书中也记载了西汉礼制中以朱砂画棺为尊贵之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墓葬就有在人骨周围播撒朱砂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则以朱砂铺为墓底,因此朱砂在远古时期就被赋予神药概念,用于完成死者生命赋予再生的转变,由此可见朱砂所在之地就表明了“不死之地”,为死者重生的地方;

中国古代还以朱色代表西南之天,而在中国传统往往有将死亡作“去西天”一说,即谓前往昆仑,西王母之地。因而于西饰有仙山的朱地彩绘棺实际上象征升仙必至的昆仑、代表死后的第二个境界。向内一层为黑地彩绘棺,除盖板四侧边缘满饰带状卷云纹外,五面的四周都有以流云纹为中心的带状图案;黑色为底代表天的本色,并绘制大量复杂多变的云气纹。玄色即有五重天属性,同时在黑地彩绘棺的头挡下部边框的内边线正中,浮现一个很小的半身人物,宛如一个摸索前进的老妇人,代表墓中死者辛追夫人由西天昆仑上升九天成为“真人”得道升仙前往世外桃源的过程。最外层素棺遍涂棕黑色漆,素面无纹饰,往往被忽略;但在《说文解字》卷四“玄部”中便有讲到:“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乃表示“包天裹地”“玄之又玄”而为宇宙之本的“大道”,饱含了汉人用颜色所表达的宇宙观、生命观。整体四层棺,从内向外依次表达了汉初死后尸解成仙信仰的完整程序,西汉的黄老之道信仰在整个套棺中获得了精微体现。纹样设计上以表现故事传说为主,纹饰考究,表达了西汉贵族对得道升仙的追求;墓葬形式复杂,仪式考究,则体现了西汉对生命的尊重、对往生的向往。

汉代未受外来文化审美影响,是封建社会开拓时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汉化艺术风格;西汉初期的文物则形式则更加纯粹,马王堆汉墓整体保存完整,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因而从马王堆出土文物可见,汉代文物形式精美、纹饰多样、制作工艺冗杂,饱含了汉民族的民族智慧,充满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同时也可看出中国自生的黄老思想和方仙道教对汉初社会的影响,向往永生,礼赞生命对生命充满敬意,也成就了中国独树一帜的神仙神话信仰系统,遥想其所在时代,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升仙云气马王堆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汉代云气纹特征分析
卷宗(2021年13期)2021-04-14 22:32:40
马王堆下有古墓
高鹏矿业“升仙”
支点(2020年6期)2020-06-19 08:36:13
关于考古出土的东汉俑研究
艺术科技(2019年11期)2019-09-18 02:45:39
依稀海天云气
浅谈云气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9期)2018-10-23 02:08:54
空间视角下楚汉葬俗中的凤凰演变
江汉论坛(2018年1期)2018-02-05 17:24:49
论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四神图像
水调歌头 一滴水畅想
岷峨诗稿(2014年3期)2014-11-15 04:13:24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口令
健身气功(2014年2期)2014-04-28 12: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