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视频教学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素养的研究

2020-12-07 14:27周军伟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

周军伟

(汝州市教研室,河南 汝州 467599)

一、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教学研究的热点。初中化学教育,作为化学学科的起蒙阶段,其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括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化学学科价值与社会责任以及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等基本要素。在该结构体系中,各要素不能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因此,培养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学内容,构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

基于深度教学的化学教学,应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体系的视角,挖掘初中化学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每一章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应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分解、落实在化学知识的教学中。

(二)抓住学科特征,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化学思维方式是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核心。启蒙的化学思维要建立起“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以及模型思维、实证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思维方式的另一个核心特征是模型思维。模型能将化学物质的结构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初中化学中用得最多的是微观模拟图。

(三)注重教学过程,强化化学实验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教学中获得的信息真正理解,能重新解释,重新建构,才能真正成为意义建构。化学学科的特色就是化学实验。我们不仅要凭着化学实验本身的特点,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要强调实验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体验认知加工的过程。

(四)强化学科应用,体现化学学科价值与社会责任

有人说,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内容有三层,内层是价值和精神、中层是方法和思想、外层是问题与概念。学科的价值和精神是学科的内核,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动力系统。要将外层问题深入到内层,就要调动学生的情意要素,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价值与化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通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强化学科应用,开展深度教学。

二、微视频在培养化学素养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已成为必然,微视频已经成为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微视频的使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它更能唤醒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的思维持续活跃;它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不可做的实验呈现、开拓学生的视野、予知识于游戏中、使情景再现并愉悦学生的心灵。互联网的应用,微视频的制作,改变着教师教的行为,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

(一)微视频的利用,提高的不仅仅是兴趣,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带给学生思考,使学生连续思考才是最终的目的。

(二)微视频的利用,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时期,而一部分学生无法想象物质的结构。在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时,课件直观地演示出水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通过分子、原子的微观粒子的展示,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也为化学变化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把微观的、抽象的变化直观化,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三)微视频的利用,把不可做的实验呈现很多化学实验,是有毒的,不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也不可能在教室演示,这时,微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利用微视频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学生能很清晰地知道实验的原理及现象,对实验的危险性也有了感性认识。

(四)微视频的利用,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将网络资源整理成微视频,在课堂播放,这让学生大开眼界,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也轻松一下。

(五)微视频的利用,予知识于游戏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六)微视频的利用,可以使情景再现。利用微视频把重要的实验再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一次演示,使学生有个再认的阶段,使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

(七)利用微视频,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微视频制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可以利用家庭中的物品,完成多个家庭小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通过视频的制作,在同学群中的发布,既共享了资源,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便捷、及时、自主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

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使学生形成坚实的基础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都是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及对已获得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培养的最好的载体。而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演示实验后将现象列出1、2、3后,学生抄并背出,而学生实验也只是单纯地验证,没有个人设计环节,只是照本宣科,实验现象甚至未做前就知道了,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让人兴趣索然。而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求甚解,不分析原因,查找对策,简单搪塞过去,长此以往,抹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不利于其探究意识的养成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以其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实现了化学学习的生动性,深刻性,可持续发展性,新课程理念及各个目标的达成。学无止境,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更多内容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理解、实践、改进、创新,今后我们仍需在教改的大潮中迎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务实、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化学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