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华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长期以来,高中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形式进行。这些课程显然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的不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已经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选修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且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扩展和补充,英语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语言练习创造更多机会,这有利于学生巩固,扩展和加深课堂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能力;它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外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积极思考,发展智力,扩大知识面并拓宽视野,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质;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并发展他们的个性空间。
根据《普通高中通用英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通用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立德育人的基本任务。 并以义务教育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必修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很难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要满足此要求,仅依靠一门必修课是不够的,并且此任务必须包括必修课,必修选修课和选修课一起完成。
语言学习的经验告诉我们,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高中通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除高中词汇教学外,还将指导学生加深理解和广泛应用英语。除了已学到的词汇外,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在上下文中对块的认识。通过广泛阅读,他们可以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并提高使用词汇量来准确理解和表达含义的能力。随着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美文的鉴赏又回到了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英语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丰富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合理地进行分析的能力,并敦促他们探索生活的意义。因此本人尝试开发英语选修课程《高中英语读写教程》。
在开发编写校本选修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编写:拟定目标→需求分析→确定主题→构建框架→组织编写→开发素材→讨论定稿→课堂实施→效果评估。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按照这样的流程图:教师申报→学校审议→课程纲要编写→学生选择→排定课表→走班开课→学分管理→课程考核→成果展示→总结提高。
包括主题的背景,话语的类型,语言的知识,文化的知识,语言的技能以及学习的策略。
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来开发;可以对现在的教材内容
进行拓展,也可以对某个专题进行研究,充分利用当地与学校的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知识、活动、拓展、评价,特别强调参与实践和自然体验活动内容的设计;
文字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图片与图表要有一定的比重。
栏目、标题、文字、图例、标点符号、数字的前后一致与表述规范;章节、板块的组合排序要符合逻辑。
由于选修课上课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提供选修课的老师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适合高中生学习和阅读的文章和相应的写作内容,并适当安排它们以满足课程的需要。除了其他英语教科书的可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之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课程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成功与否。所选的材料应首先具有丰富的主题,另外所选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高中英语读写教程》的选材内容重人物、细节及内涵, 选择了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文章,容易吸引和打动他们。如第一单元第一课Abraham Lincoln,其中生动的人物描写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就很快能够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满足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教学不应当仅根据教师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必须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乐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渴望的基础上,合理进行选修课程的设置”。 因此,《高中英语读写教程》中所选教材都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发展特点。选材选编依据循序渐进,从简单浅显到复杂深刻。本教材中所选语篇既贴近学生水平,又略高于学生水平,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性强。
现阶段高中生学业负担很重,由于新课标教材的容量大,加之课时比较紧,对一些好的阅读文章一般只涉及表层阅读,而没有达到欣赏性,实用性层面。因此,教师在选择文章时首先应当考虑题材的编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高中英语读写教程》教材在每个单元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专门设有可用素材一环节,侧重对作品的风格、语言特色、人物特点、修辞手法以及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写作素材。
高中生对许多人生的问题感兴趣:友情、亲情、金钱等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情感性素质是高中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英语读写教程》所选的文章都以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家庭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友谊,健康,科学,环境保护的正确态度,面对困难的毅力等。这些表现内容指导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如第五单元第二课School Uniforms中,让学生明白学生时代应该是不比吃穿比品味。
在本节中,我以编写的校本选修课程《高中英语读写教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重要元素。
1.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目标
(1)通过文章的阅读,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对作品词汇篇章的分析,学生可领略到英语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英文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积累英语语言知识,有利于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3)通过学到的语言知识,达成写作要求。
2.学习能力目标
(1)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其主要目的是丰富他们的知识并拓宽视野,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语言能力。
(2)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以及阅读策略,并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和交流,最终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阅读和写作的策略,并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思维品质目标
(1)欣赏这些文章将有助于学生对当今社会的某些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欣赏优美的文字,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增强文学修养,增强审美观,追求高尚的人格境界。
(3)通过写作培训,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克服英语学习困难,愿意向他人求助,具有较强的学习合作精神,愿意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和知识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
《高中英语读写教程》体例根据学生实际,如下:
Warming Up、Reading Text 、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Accumulating、Writing after Reading、Happy Moment
1.“Warming Up”的编写
“Warming Up”中选取了和本文主题有关的一篇短文,通过浏览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先行进入文章的主题。主要作用是点明主题,激发兴趣。
[例1]第四单元第二课 GaoKao Changes中“Warming Up”部分选取了孔子的教学
While many people in China will remember Confucius on his special day, few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give him a passing thought.But this doesn’t mean that Americans don’t care about Confucius.In many ways he has become a bridge that foreigners must cross if they want to reac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More rece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t up Confucius Institute in more than 80 countries.......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are racing to learn Chinese.So they will be ready for life in a world where China is an equal powe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学生很清楚的就能猜测出本课的主题和教学变革有关。
2.“ Reading Text”的编写
(1)文本来自于报纸、网络、及平时的积累,文本的长度比平时学生做的阅读理解材料长,600-900个词,按字数由少到多,知识由易到难的次序来安排每个单元的文本。每一篇文本的内容都注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导向,涉及的主题适切性较强。
(2)每篇课文都配有三副以上的插图。它以比较生动的画面将课文的内容重现,进一步补充与解释了课文内容。在提高视觉享受的同时以图助读帮助同学理解文章大意。比较符合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也增强了教材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Comprehending的编写
理解是读者对于阅读材料的一种思考,Comprehending部分中所提出的问题分三个级别:对表面文字的理解,深刻的理解以及批判性的理解。了解故事发展的事实与细节(例如时间,地点和人物)是对表面文字的理解。深度理解是指基于对表面文字的理解,批判性理解是指对阅读材料中暗含的含义的理解。评判性理解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2]第四单元第三课“Home Schooling”中深层理解题的编写如下:
2) What do you think of home schooling? Give your reasons.
4.Learning about language的编写
本部分包括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Words and Expressions,了解文中关键词基本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例3]第五单元第一课Global Warming中选取了threaten,address, meet, fight against的释义和拓展
第二部分是Grammar,让学生对长句句式结构进行分析。
[例4]第二单元第一课Grammar的编写:
强调句型的构成:It is (was) + 被强调部分 + that(who)+句子的其他成分。被强调的部分放在It is (was) 之后,其他部分置于that之后。 被强调部分可以是主语,宾语,表语或状语。强调的主语如果是人,可以由who 代替that。
5.Further Reading的编写
所提供的文本和前一篇文本主题相关联,文章不是很长,难度也适中。(略)
6.Accumulating的编写
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英语格言,词汇等。(略)
7.Writing After Reading 的编写
结合阅读文本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
[例5]第二单元第三课中Writing After Reading 的编写:
根据文章内容,改写Madison 给Thomas Jefferson 的回信,信的内容包括:
1.安慰Thomas Jefferson,请他好好保护身体。
2.肯定两个人的友谊。
3.对Thomas Jefferson 的努力表示肯定,坚定信念继续一起为公众事业而奋斗。
8.Happy Moment 的编写
提供相关话题比较有趣的短小文本。(略)
1.课程设置
(1)课时安排
我的选修学生来自于二年级。自愿报名以后,有35名学生进入我的班级。选修课的时间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安排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三节,时间为40分钟。
(2)内容安排
根据上述选修课的原则,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考虑到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初期选择了一些易于理解的文本作为教学内容。。上课的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取舍各个教学环节。
2.教学原则
为了上好高中英语素养课程选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需要按照以下原则组织教学。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准备足够的课程。了解通过欣赏本文学生将学到什么。
(2)循序渐进
在开始的时候,选择人物少,情节简单的文章。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太难而导致学生一开始就有畏惧心理。待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再考虑加大难度。
(3)建立多样性,合理性的评价体系
选修课程的评估特别重视过程。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估。应注意学生是否准时,不迟到,不缺课;在上课期间,是否阅读,思考并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他们是否可以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在期末评估中,老师还应设计一张试卷供学生测试。内容主要基于新兴的故事情节和常用词汇。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使他们更积极地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对学习更感兴趣,并使学习更有效。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完成目标的特征,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以及教学媒体的总体考虑。在实施高中英语素养课程的选修课程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任务型教学
在实施高中英语读写教程选修课的教学时,创新设计实用的教学任务,以吸引学生并组织学生参与。比如,在阅读前给学生分配任务,在写作部分的时候,请同学们使用所学的词汇或句型完成任务。
(2)合作学习
笔者把合作式教学引入选修课课堂, 例如,让学生根据故事的第一部分猜测随后的情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物的性格;学生合作分析字符,依此类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彼此学习,集思广益。借助合作学习,可以及时反馈和纠正研究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表现。从多个角度思考事件的讨论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其语言和文化素养。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
1.掌握词汇量少是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最大障碍。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中,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新单词的数量是关键。有必要向学生提供适度简单的教材,并在其中添加新单词注释以扩大词汇量,同时使学生易于阅读。
2.高中开设选修课,不同于英语必修课,选修课的课时比较少,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学生会不会前面学会了,后面就忘记了,使课程流于形式?因此,将班级学习与课后扩展相结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进行英语读写就非常必要。
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产物,更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通过这一发展和研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供“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论上有证据可循,在操作中也很实际。但是,还有一些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例如,学校承受着追求高考成绩的压力,老师不太擅长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而学生则紧张并且精力有限。但是,只要能够肯定英语读写课的价值,就可以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这些也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