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制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20-12-07 23:20张自军
山西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研究生

张自军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导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第一责任人,导师在培育研究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提高研究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导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导师制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符合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导师制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一)“导师负责制”的提出肯定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力量

现在高校基本采用研究生入学以后,根据研究生研究的方向进行研究生与导师“双选”,“双选”之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全方面培养,导师用自己的研究水平、教学水平、专业实践技能去影响研究生,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通常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导师的研究能力对培养研究生的研究生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导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导师负责制”的提出肯定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力量,符合现代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二)研究生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导师对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意义

现在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根据发展需要配备了专职辅导员,但研究生还是与导师接触最多,促使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研究生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导师对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意义是符合现代研究生发展需要,也是高校研究生制度改革的需求。

(三)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

新时代需要导师不仅具有雄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导师在实际教学中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示范作用,对研究生的道德情操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导师是教师中的优秀者,高校对教师成为研究生导师有一定的要求,对学术水平、政治道德水准都有一定的要求,能为学生的成才各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二、当前导师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导师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高校现在研究导师多数重视学生专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有时候忽视学生德育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师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不鼓励研究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认为与研究生教育无关,耽误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没有把德育教育最为培养研究生的首要目标,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

(二)导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高校导师一般都有项目,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项目部分内容都由研究生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忽视德育教育和学生心理问题,由于现在导师带研究生数量较多,通常存在师兄带师弟的现象,这种情况基本都是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现在导师自身的科研压力也比较大,自身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德育教育,因此导师自身能力有待提升。

(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导师习惯学术研究,在德育教育方面以简单说教为主,基本都是德育教育的基本理论,没有对德育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研究生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现已无法满足研究生差异性较大的特点。

三、基于导师责任制下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健全导师学生互动体系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健全导师学生互动体系是现在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基本格局,思想观念转变是先导,也是导师与研究生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研究生对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视,加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让研究生能够主动与导师谈心,而非过分依赖。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研究生的德育教育。

(二)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针对性,搭建导师德育教育工作平台

搭建导师德育教育工作平台是有针对性的提高研究生的德育的水平,为研究生全面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提高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推动思政与学风的双促进。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研究生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