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101400)
园林工程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建设活动顺利开展,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城市的整体风貌。园林工程综合性较强,涵盖水系、土建、园林绿化、道路、地形构筑、给排水、假山小品以及电气等工程项目内容,施工成本较高,需要切实开展全过程动态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成本控制效果,降低工程项目的经营成本。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对成本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存在着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主要是施工过程中部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不能准确的掌握施工合同的要领,造成在施工中不能严格按照成本控制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施工,造成管理成本过高;一些工程项目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的认识欠缺,认为成本控制属于项目成本管理的财务人员管辖,成本管理责任意识较弱;在施工中有关的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沟通,对成本管理的问题支离化,不能形成施工过程中最优的成本管控体系;还有些情况是施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曲解合同内容,导致施工难以满足合同规范要求而返工重建,不仅影响工程进展,还加大了施工成本。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整合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以及综合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艺术品质。但现阶段,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项目管理严重缺乏科学性,并未考虑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方案,致使成本控制难以切实发挥效用,后期施工极易出现资源浪费、成本超标、景观效果和艺术品质严重下降等现象。
根据一些园林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可知,影响项目评价绩效的因素很多。从实际来看,一般有人和物两方面影响因素。物价上涨、过早购买材料导致的损耗和材料质量不达标等为物的主要因素,从物的影响因素来看,导致这一影响因素的根本在于人的行为。因此在进行园林项目成本控制整合管理过程中,应完善成本控制整合管理体系,以不同的项目阶段和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积极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针对项目设计的关键指标(包含成本、质量、进度),确保对项目进行有效评估,进而促进项目评估实际性能的有效提升。在成本管理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考察机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制定考察的内容。①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其是否按照计划规范性的持续推进,一旦发现与计划不符,就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对当前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调整。②对各岗位成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1]。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设计单位、承包商等方面的影响,成本造价经常会处在不稳定发展状态中,为有效控制好项目建设的成本,需要注重坚持着全过程动态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推进管理环节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这其中需要切实管控好材料方面。从园林工程投标阶段中的成本计划情况来看,材料费用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一般会占据到总体成本中的60%左右,因而需要从材料费用控制工作出发,确保在高质量的材料要求下选择到价格较低的材料类型。实际开展园林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重点是掌控好材料单价,需要注意到的是,这并不是一味追求低价格的材料,因为这样会容易导致一些假冒伪劣的材料,无法达到施工标准[2]。
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办公成本、水电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这些成本与施工周期与项目进程呈现出正比的关系,即若是施工周期长,成本费用增加,施工周期短,成本费用降低。由此可见,加快施工进程,缩短施工周期也是优化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也会出现其他的额外费用,如项目抢工产生的额外成本增加、管理人员加班、夜间照明灯等。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应当将这部分“抢工费”增加到成本预算当中,后期可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用户需求来合理控制施工进度,若是提前预算“抢工费”,则应要求用户按照标准费用及时结算,避免造成经济损失。除此以外,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全过程的控制,将标准制度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效率。
要管理好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必须以有切实的制度做保障,为此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目标、财务制度、成本分析等等各个方面环节的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项成本控制责任都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使各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部门管辖和责任落实,在明确各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形成各部门负责人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控体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园林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从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精细化管理积极转变。在此背景下,为有效控制园林工程的成本,应更加深入研究控制成本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