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过村初级中学,山东 肥城 271600)
地理学科是一门传统知识性学科,旨在培养地理人才,为我国进一步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实现高科技技术的突破。初中地理知识学习较浅,主要是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然而如今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漏洞重重,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谐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下我国初中地理教育需要着力实现的目标,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将探究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初中地理教学助力。
新课改我国要求进行素质教育,抵制应试教育。首先,传统地理教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老师输出学生输入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发展。地理学科知识存在多且杂的特点,是一门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因此许多学生都给地理学科贴上了“背多分”的标签,学生忽视了学科内涵,一味地追求通过课程知识点的背诵提高成绩。再而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将眼光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传统教学下的学生缺乏自主能动性,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不再去探索课本之外的地理知识,认为完成作业就达标了。最后,落后的教学方式是传统地理教学的首要问题。许多地理老师一直延续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大胆地革新和创新。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机器和考试机器,学科教育也失去了真正意义。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的“定神针”。地理学科知识全面,内容丰富,往往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爆发时期,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较为严重[1]。因此唯有兴趣化教学能够从源头解决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重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教学要求老师掌握一些烘托课堂气氛的小技巧,例如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此烘托课堂气氛。又或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解我国地理差异时,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进行地理特点对比。直观的视觉感受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回归生活式教学模式旨在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课堂,最终实现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和使用书本中的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借助地球仪讲解昼夜交替的原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地球仪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原理,如黄昏,日落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模式走在了教育模式的前列[2]。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合了“互联网+”的要素,形成了内容丰富高效的教学课堂,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能够一定程度地拓宽自己的眼界。老师可以根据学科主题多样化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例如,北京朝阳区某中学教师提倡采用趣味性教学进行地理学科的主题教学,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趣味教学。初中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老师在进行这一主题单元教学时,提前调查学生对不同国家的喜爱度。老师在编写教案和选取教学素材时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老师让学生在课后准备课堂分享ppt,内容是关于第七章中三个国家和地区,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与我国在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和天气环境的对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ppt 制作。这种趣味教学模式一改传统地理课堂的被动知识输出的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地理知识奥秘。
地理课堂带领着学生共同探索地球的奥秘,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初中地理第一章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认识地球,读懂地图再学会使用地球仪。陌生的知识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排斥接受新的知识内容。传统地理教学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一贯地采用输出式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一些学生在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时便掉队。例如,浙江一名初中地理老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地球时,利用黑板画出地球也不能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地球。老师便向校方申请,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天文馆,让学生自主探索地球的奥秘。老师灵活地革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促进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需要老师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不断地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初中地理将学生们带入了地理知识的海洋,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高中高阶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需要专业的地理人才不断地探索地球的奥秘,而这些人才来源于青年一代,是此时此刻正坐在课堂中的莘莘学子。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地革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效地理课堂,为培养专业的地理人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