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化学概念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相关构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想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就必须先对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讲解,使学生对化学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也经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化学概念后,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通过相关实验,使学生观察相关化学现象,从根本上了解相关化学概念,同时由于学生刚刚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叮嘱学生注意安全,对于学生遇到的难题,老师应该及时进行讲解,并和学生一起探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如老师在讲解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这方面知识学生刚刚接触,老师应该首先向学生阐述什么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由原来的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叫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指能够直观得到的结论,统称为物理性质;而化学性质一般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果在这个时候,学生提问,化学变化究竟是什么?老师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讲述,变化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若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被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统称为化学性质,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这样通过简单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大致概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但是只是简单的讲解大致概念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我们经常说“实践出真知”,所以,老师还应该适当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同时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老师可以做出一定的指导,如带领学生进行酒精挥发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是从物质变成了分子状态;同时还需讲述化学变化实验,如燃烧,这一过程是产生了新的物质。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这一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较浅,而且比较零散,无法将零散、繁杂的化学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及时地帮助学生对相关化学概念进行系统的分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同时老师还应该意识到,化学知识涉及微观概念,这就使得化学知识较为抽象,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应该加强直观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同时还要采用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化学问题,在合作中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在讲述原子结构的有关内容时,首先可以引入相关概念,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同时,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相应微观粒子进行系统分类,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记忆。可以进行适当拓展,比如告诉学生目前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此外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理解有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相应分子与原子结构的视频,使学生对相应的原子结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说原子构成分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认为,分子比原子更大,甚至更稳定。这个时候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应动画,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过程,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老师应该采用正反两方面,多角度的方式讲解,以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通过设置正反两个问题,使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相关化学概念,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老师应鼓励学生适当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对相关化学现象进行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是较为系统的对相关化学知识以及概念进行分类是远远不够的,若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还需要老师针对相关观念分清主次,讲解其中的重点知识,并适当对相关概念加以剖析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老师还应及时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设置化学问题,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老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术业有专攻,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适当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情况,提出不同问题,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若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系统分类的能力,并告知学生各个化学概念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老师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巩固学生相关基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并鼓励学生依靠自身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并讲述产生的相关原因,增强自身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不只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老师可以适当布置相关作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