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鑫
高邮市汪曾祺学校,江苏高邮225600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较于小学而言,抽象性更强、理论性更强,由直观计算向推理分析转变,这些变化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导致对数学学科的放弃。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最恰当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主,敢于灵活变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到快乐,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更强。举例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初次接触函数相关的知识,有些学生会对这一陌生的知识产生理解障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中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一段关于工厂生产果酱的视频,然后告诉学生函数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函数解析式就是工厂加工的规则,放进去苹果那就会对应生产出苹果酱,每选择一个自变量X 就会对应出来一个函数值Y。在果酱工厂中只能投入水果类原料,这就相当于函数中的定义域是有范围的;而果酱机器也只能生产出果酱类的产品,这就相当于值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了起来,学生对于函数的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进而产生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1]。
要想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好、学得会。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在数学课堂由“学会数学”向“会学数学”转变时,教师不仅能降低教学压力,还能减少课堂上不必要的环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有所提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在教学“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圆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以“圆的认识”“圆的位置”“与圆相关的计算”“与圆相关的定理”作为中心的分支。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针对每一个分支再进行细化分值。如“圆的位置”中又可以划分为“与点的位置关系”“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这样一来,关于圆的知识点直观、全面、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到位,记忆也更有效[2]。
所谓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借助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和知识本身的可塑性,有目的地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笔者在教学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时,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有一天周公问商高:‘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将尽寸而度。’意思就是天的高度和地面的一些测量的数字如何得到呢?商高回答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商高的意思就是: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后来,人们把这个定律就称之为‘勾股定理’。看来呀,早在古代,聪明的人类已经就在研究直角三角形了。那究竟什么是勾股定理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吧。”整节课,通过设置与课题相关的古代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除了引入故事外,还可以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会主导课堂节奏,为学生讲解例题、演示公式推导,学生负责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会觉得自己听懂了,但是到了亲自做题的时候却会发现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长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自身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法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4]。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政策,通过运用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教学授之以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等新兴教学手段,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