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精神的培育路径

2020-12-07 13:09徐欣
赢未来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育马克思主义特色

徐欣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文化自觉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的一种认知方法,文化自觉对于中国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而且还要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培育中国精神,提振中国士气。从这一层面看,文化自觉与中国精神的培养紧密相连,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培育中国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和影响力[1]。

1 高度的文化自觉是中国精神培育的重要前提

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精神层面的集中反映,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在中国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自觉与中国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

高度的文化自觉是认识中国精神历史渊源和本质含义的重要前提。中国精神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构建起了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并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因此要想对中国精神进行全面理解和把握,首先就要认识到中国精神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到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客观地审视中国精神,让中国精神发扬光大。

高度的文化自觉是认识中国精神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有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理念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了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上出现了困惑和迷失。面对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思想动态,有必要以科学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来引导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中国精神在凝神聚气、强基固本中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中国精神的引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增强文化自觉是中国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有必要对中国精神进行培育,运用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提升中国精神的培育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突破口。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文化自觉,培育中国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如果失去了统一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那么中华民族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同化和摧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和创造性地转化解决了中国精神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稳步提升,让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得到了升华,因此在培育中国精神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的丰富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

其次,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增强文化自觉,培育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和分析,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为培育中国精神提供养料。要通过创新传播形式、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能够凝聚到中国精神之上,真正的走入到人们的心灵之中,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理念,进一步增强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和号召力[2]。

总之,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自觉对于中国精神培育的价值和作用,在中国精神培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精神的本质和内涵,以文化自觉对中国精神进行反思,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养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挥中国精神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猜你喜欢
培育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